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昔通家子,今为幕府宾。
宦游知几日,器业已成人。
陇右从戎客,燕南老病身。
军中想多暇,莫惜寄书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的作品,名为《送鲍经句赴辟洮东幕府》。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愁绪和关切之情。
“平昔通家子,今为幕府宾。” 开篇即点明友人从一位普通的读书人转变成了官府中的客卿,这不仅是身份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友人地位的提升和生活环境的改变。
“宦游知几日,器业已成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所历经历和成就的关心,“器业”一词既可解为个人才能和学识,也可以指代个人的品德修养。诗人通过这一表述,肯定了友人在宦游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陇右从戎客,燕南老病身。” 这两句转向了诗人的自我写照,“陇右”、“燕南”分别指代边疆和北方地区,诗人通过这两个地理概念,描绘出自己远离家乡、长期征战的艰辛生活,以及因年迈体弱而生的哀愁。
“军中想多暇,莫惜寄书频。”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和期待。尽管身处军营,日理万机,但诗人仍希望能够在忙碌之余,收到友人的来信,以解相思之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了朋友与诗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切的友情和对远方朋友生活的关怀。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关塞烟尘二十秋,适持使节海山头。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
公举所知当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
若论安便无加此,秪恐旁求第一流。
闻说长安苦戴星,公家无补秪劳形。
每思肥羜心先写,今见淮山眼自青。
岂乏寻常将漕挽,好留人物为朝廷。
四明久已无狂客,欲问天工乞箳篂。
隐隐来山远,茫茫去路平。
舟车楚北户,城冢汉南京。
小杏沾花摘,春醪对雨倾。
士民留我住,强作少陵行。
已免均房险,宽平喜博山。
园林皆掩映,风俗自安闲。
麻麦三春暮,人烟百里环。
吾行半天下,难得此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