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其一)

合族情尤重,论交意复深。

还为万里别,未尽几年心。

佳处应相忆,书来傥嗣音。

及时须努力,莫待鬓华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家族之情更为深厚,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更加真挚。
即将踏上遥远的旅程,心中还未完全放下几年的思念。
美好的时光应该彼此铭记,期待你的书信带来新的消息。
应当把握当下,及时努力,不要等到岁月侵蚀了青春的容颜。

注释

合族:家族。
情:感情。
尤:尤其。
重:深厚。
论交:交往。
意:心意。
复:又,再。
深:真挚。
还:仍然。
为:为了。
万:一万。
里:里路,这里指远方。
未尽:尚未完全。
年:年份。
心:思念。
佳处:美好的时刻。
应:应当。
相忆:相互记住。
书来:书信到来。
傥:或许,如果。
嗣音:后续的消息。
及时:当下。
须:必须。
努力:尽力。
莫:不要。
待:等待。
鬓华:鬓发的白发。
侵:侵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谊和深沉的情感。开篇“合族情尤重,论交意复深”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同宗兄弟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份情谊如同家族的纽带,将人与人紧密相连。

接着,“还为万里别,未尽几年心”展现了即将发生的离别,尽管时间尚早,但这种离别给人的内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里的“万里”象征着远行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虽远犹存。

第三句“佳处应相忆”,诗人在此呼吁,希望对方在美好的地方能想起这份情谊。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缅怀,也是对共同时光的一种纪念。

第四句“书来傥嗣音”则描绘了收到信件时那份欣喜若狂的心情。这里的“傥嗣”形容声音里的欢快与激动,透露出通信中传递的情感交流之重要。

最后两句“及时须努力,莫待鬓华侵”,诗人在此告诫对方要珍惜时间,勤勉向上,不要等到青春不再(鬓发变白)才后悔。这里的“鬓华”象征着岁月流逝与生命的有限,提醒人们要及时行乐、努力前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情谊和友情的赞美,以及对于时间不可逆转的警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中那些珍贵瞬间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送甘可大

子陵溪水千年绿,犹忆登临日暮时。

子去定能寻胜概,书来当复慰相思。

简编有味宁论晚,得失从渠莫自疑。

也学迂疏教似舅,不应空赋渭阳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宇文正甫

重来能复几旬馀,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疏。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但能之守浔州

循吏古犹少,岭民今未苏。

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

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其二)

公事妨开卷,遐征念索居。

能来数月款,端为百忧纾。

师友洛川上,人才元祐初。

归来有新益,不惜几行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