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官寿安泛汴二首(其一)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馀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从西方来的秋天景象日渐凄凉,昨晚的新霜覆盖了我破旧的棉袍。
菊花已经盛开,但残余的花蕊已凋零,只有寒水留下昔日的痕迹,显得更高。
官道两旁的树木叶子都已变黄,乡村的旗帜下散发着粗劣的酒香。
我这个老朽又补上一官之职,往西进入洛阳,幸好听说那里的山水颇有诗情画意。

注释

西来:从西方来。
秋兴:秋天的感怀。
萧条:凄凉。
新霜:初降的霜。
缉缊袍:修补破旧的棉袍。
菊花:秋季常见花卉。
残蕊:凋谢的花蕊。
寒水:冰冷的水面。
旧痕:过去的痕迹。
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官树:官道旁的树。
黄叶:落叶。
浊醪:劣质的酒。
老补:老迈时再获任命。
西入洛:向西进入洛阳。
山水:自然景色。
颇风骚:富有诗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去故土的怀念和不舍。开篇“西来秋兴日萧条”即设定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调,秋风凛凛,带来了凉爽,但同时也带走了夏日的繁华,留下一片萧瑟的景象。“昨夜新霜缉缊袍”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霜冻的到来使得诗人不得不穿上厚实的衣物,以抵御寒冷。

在“开遍菊花残蕊尽,落馀寒水旧痕高”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菊花和寒水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的感慨。菊花开放,但已是残蕊,即将凋谢;寒水则留下了往日的痕迹,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萧萧官树皆黄叶”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画,黄色的枫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显示出一片萧瑟。而“处处村旗有浊醪”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气息,村落中的旗帜上飘扬着酒香,这或许是庆祝诗人赴官的一种场景。

最后,“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年岁已高,却还要去补一个官职,前往洛阳的路上,他听到了一些关于山水的传说,这让他感到一种慰藉,因为那里的自然景观似乎与他的心情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赴宣城守吴兴道中

秋野连云静,三吴稻熟时。

风江客帆疾,晴野雁行迟。

草木霜天晚,山川泽国卑。

宣城不负汝,好继谢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丁秀才侍竹之邕州

五岭天南极,扁舟到几时。

山川故国远,猿鸟异乡悲。

书史传家旧,功名及壮期。

相携有佳客,莫负锦囊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丁宣德赴邕州佥判

邕南亭障久消兵,莫厌扁舟万里行。

岭外山川从古秀,幕中谈笑属时平。

天连涨海鹏飞近,风卷孤城飓母生。

勿为跕鸢思款段,古来男子重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刘南夫赴任京师

却扫楚山根,相过唯有君。

齐年未白发,不日上青云。

送别悲秋早,伤离赖酒醺。

青衫老司马,落泪独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