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寺在钟陵最僻处,千年香火志公开。
无心更觅空王法,何日吟诗此再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灵谷寺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教法门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再次来访的期待。首句“寺在钟陵最僻处”,点明了寺庙的位置偏远,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千年香火志公开”一句,既赞美了寺庙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香火,也暗示了寺庙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无心更觅空王法”,诗人以“无心”二字,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淡然态度,似乎已不再执着于寻找或深入研究佛教教义,而是更多地沉浸在对自然与内心的感悟之中。这种超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日吟诗此再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寺庙的期待,以及通过吟诗来记录和分享这次体验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对美好回忆的珍藏,也是对自然美景和心灵触动的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佛教文化的个人理解,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不详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
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持经为母到西台,五两风轻一苇开。
月照蒲团猿鹤静,好骑白鹿再归来。
乞归久作青山主,饱食閒眠学懒慵。
春来准拟岩前卧,瀑布还当第几峰。
与君数世是通家,仁厚诗书泽未涯。
天意茫茫那可问,相逢且自惜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