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荣茂世

戎马绝黄流,飞尘暗京畿。

竟成王室祸,痛定不忍思。

衣冠半陷没,逃难皆散之。

有如水衡君,将命弗顾危。

跃马赤手出,扼隘河之湄。

中途被冲突,星夜西南驰。

回头望城阙,夐隔母与妻。

半年无家书,欲言涕先挥。

微身亦曷爱,所忧国步隳。

仓黄偶不死,定省陈苦辞。

汴水六七月,横泛被两堤。

河渠忽中乾,漕挽功莫施。

不劾辄加罪,散秩总厥司。

相次下维扬,庀职从六飞。

众人之所畏,远害夫何疑。

春来仪真火,鼠辈轻王师。

伟哉马氏妹,贞节不可欺。

终焉兵在颈,视死端如归。

何惭古烈妇,事与日月垂。

君性根孝友,而不求人知。

方其闻孽初,对客神若痴。

茹悲不敢哭,上念亲老悲。

岂惟识者悼,行路犹歔欷。

兹畴魏楼功,叙君官甚卑。

几年始见录,孰为公是非。

君怀有直气,不为宠辱移。

朝来又骇闻,白简停官资。

索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

君乃笑迎我,喜色见睫眉。

曰此造物意,巧以从其私。

舟楫密已办,生具亦甚微。

税驾不可必,苟全其庶几。

我贫君不厌,交契管鲍期。

去意尚勇决,升斗不足縻。

春风鼓河水,立岸看解维。

四郊鼙鼓声,问君此何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战乱中的遭遇和心情,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对国家的忧虑,以及个人忠诚不渝的品格,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坚定的立场。

开篇“戎马绝黄流,飞尘暗京畿”描绘了一片战乱景象,黄河之水因兵马践踏而断流,京城周围被飞扬的尘土所遮蔽。接着“竟成王室祸,痛定不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君主家室遭受灾难的深切哀痛。

“衣冠半陷没,逃难皆散之”则写出了士人在战乱中不得不抛弃世俗礼仪,仓促之间踏上逃亡之路。紧接着,“有如水衡君,将命弗顾危”通过一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的勇敢和决绝。

“跃马赤手出,扼隘河之湄”写出了士人的英勇行为,他甚至不惧怕生命危险,跳上战马,赤手空拳地冲出重围。然而,“中途被冲突,星夜西南驰”则表明了他在逃亡过程中的艰难和仓促。

“回头望城阙,夐隔母与妻”诗人在逃离时回首望向故乡的城墙,心中充满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舍。接着,“半年无家书,欲言涕先挥”则表达了他长时间未能收到家信,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微身亦曷爱,所忧国步隳”诗人虽是普通百姓,却对国家的安危担忧不已。随后,“仓黄偶不死,定省陈苦辞”则表明了他虽然幸运地避免了一场灾难,但仍旧深感痛苦,思念着已经逝去的人事。

“汴水六七月,横泛被两堤”写出了长时间的流离生活,直至河水干涸,而自己依然漂泊不定。紧接着,“河渠忽中乾,漕挽功莫施”则表明了即便是修筑水利,也因为战乱而无法进行。

“不劾辄加罪,散秩总厥司”诗人并未因此而受到责难,但仍旧担忧着国家的分裂和混乱。随后,“相次下维扬,庀职从六飞”则写出了他不断地被调动至各处,而自己则承受着一系列的职务。

“众人之所畏,远害夫何疑”诗人对那些为人们所畏惧的事物持有疑问,似乎在探讨其背后的原因。紧接着,“春来仪真火,鼠辈轻王师”则通过春天的到来和火灾的发生,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

“伟哉马氏妹,贞节不可欺”赞美了一位女性的节操,她即便面临生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品行。随后,“终焉兵在颈,视死端如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时的从容和平静。

“何惭古烈妇,事与日月垂”通过历史上有名的贞女来赞美那些能够守节至死的女性,她们的事迹如同日月一般流传不息。紧接着,“君性根孝友,而不求人知”则写出了诗人本身具有孝顺和友爱的品格,却并不追求外界的认可。

“方其闻孽初,对客神若痴”表明了诗人在听闻战乱消息时的心神恍惚如醉。随后,“茹悲不敢哭,上念亲老悲”则展现了他虽然心中充满悲痛,却也不敢放声大哭,只是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父母。

“岂惟识者悼,行路犹歔欷”诗人认为只有懂得其中滋味的人才能够感同身受,而自己在旅途中依旧不忘过去的悲痛。紧接着,“兹畴魏楼功,叙君官甚卑”则提及了某项工程或事迹,并且强调诗人所任职务的低微。

“几年始见录,孰为公是非”随后写出了一段时间过后才被官方记录下来的事迹,而对于这些是否正确,诗人持有疑问。紧接着,“君怀有直气,不为宠辱移”则表达了诗人的品格坚定,不因外界的荣辱而改变初心。

“朝来又骇闻,白简停官资”诗人早晨听到消息,得知自己的职务被暂时停止。随后,“索马亟往唁,我心有不怡”则表明了他急忙地寻找马匹准备离开,但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不快。

“君乃笑迎我,喜色见睫眉”诗人面对这种情况,却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以微笑来迎接自己。紧接着,“曰此造物意,巧以从其私”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舟楫密已办,生具亦甚微”随后写出了准备好船只和必要的装备,但生活所需却非常贫乏。紧接着,“税驾不可必,苟全其庶几”则表明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希望能够保全自己的平常生活。

“我贫君不厌,交契管鲍期”诗人虽然贫穷,但并未因此而失去与朋友的友情。随后,“去意尚勇决,升斗不足縻”则写出了尽管内心想要离开,但依旧保持着坚定的决断。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和流离生活的描述,以及对个人品格和国家安危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翁子秀归泉

昔从大小阮,日为林下游。

酒熟无孤斟,诗好不易酬。

形影一参商,书问缺置邮。

渴闻盛德事,仰止东家丘。

大阮今养高,誉望老更收。

小阮遂长往,岁月已载周。

人生一世间,所重惟交游。

而我忧患馀,身事良悠悠。

阿戎远来过,整整仪矩修。

话言极敦笃,道旧何绸缪。

萧寺夜寒深,风雨鸣飕飕。

秉烛如梦寐,惝恍一夕留。

明发又告别,行色不堪忧。

赠言加餐饭,心折涕泗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庾郎吾家千里驹,朝暮勤苦读父书。

少年绰有老成态,月旦考订评乡闾。

明当别我择贤妃,结束琴剑谁挽裾。

春空吹晴惠风畅,烟草弄色和气舒。

野桥融泄柳絮合,石岸惨怆鸣鶢鶋。

乘龙有期弗获饯,数椽政葺渊明庐。

旅愁冥思莫排遣,离恨挂臆难扫除。

况当春晚气暄淑,著体欲醉甘醴如。

修程所嘱盖养摄,礼毕早办双飞舆。

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贤舅继家学,子如从之师有馀。

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送森侄赴官

郴江带郴山,逶迤入平楚。

伟观甲潇湘,信美非吾土。

阿咸方试吏,家风在仪矩。

此时奉亲舆,行李慎袢暑。

别离同姓重,况我老尔许。

勉力事勾稽,远臣观所主。

形式: 古风

送禅客入高峰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

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

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