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阎安抚观开漕河

为民行水不妨农,为国忧民不费公。

肯趁好天招恶客,能于旧贯立新功。

山头石埭千年计,海上灵查八月通。

只恐济川舟楫快,使君难滞郢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为了百姓灌溉不妨碍农事,为国家忧虑民生不耗费公款。
他愿意趁着好天气迎接困难之人,能在旧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功绩。
山头的石坝计划长远,海上航道八月就能畅通。
只怕渡河的船只过于快捷,使得您难以在郢城停留。

注释

为民:为了百姓。
妨:妨碍。
农:农事。
为国:为国家。
忧民:忧虑民生。
费公:耗费公款。
肯:愿意。
趁:趁着。
恶客:困难之人。
旧贯:旧有的基础。
立新功:建立新的功绩。
山头石埭:山头的石坝。
千年计:长远计划。
海上灵查:海上航道。
八月通:八月畅通。
济川:渡河。
舟楫:船只。
滞:停留。
郢城:郢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陪阎安抚观开漕河》,表达了对官员体恤民生、兴修水利的赞赏。首句“为民行水不妨农”描绘了官员在农忙季节仍关心水利建设,其行动有利于农业生产。次句“为国忧民不费公”则赞扬了官员以国家和百姓为重,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句“肯趁好天招恶客”比喻官员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解决困难问题,如整治河流。“能于旧贯立新功”则强调他在保持传统做法的同时,还能创新推动水利建设。接下来,“山头石埭千年计,海上灵查八月通”具体描述了工程的长远规划和实际进展,显示出工程的规模和决心。

最后一句“只恐济川舟楫快,使君难滞郢城中”以担忧船只航行过于迅速,暗示官员因政务繁忙而难以停留,表达了对阎安抚勤勉工作的敬意,也寓言了他的政绩显著,使得地方事务得以顺利推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阎安抚的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展现了古代官员的良好形象和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陶渊明醉石

石君匪招陶,陶子岂知石。

偶然一醉间,成此千年迹。

当时素心人,邻里今谁宅。

悠然独君在,入我晦翁室。

翁去三十年,伊余复来客。

山氓道之前,崖路久以塞。

攀缘出藤萝,指点见颅蹠。

想当酣卧时,不记苔藓泐。

无论牛马后,况说有刀尺。

持杯荐寒泉,叹息书此墨。

形式: 古风

高风台歌

台之高不知其几仞兮,但见燕雀仰视如冥鸿。

风之来不知其几里兮,但见南海北海声逢逢。

我时醉卧洞庭之北巴山东,耳边澒洞呼汹怖杀侬。

起来欠伸拍鸿蒙,问谁作此狡狯变化惊盲聋,乃是清江江上盘园翁。

翁本自与时人同,袍带靴笏从儿童。

亦尝随牒作小史,亦尝建纛称元戎。

偶然兴尽自返盘园中,意行倦止由心胸,岂与郢中小儿论雌雄。

儿曹颠倒鸡著笼,金朱眯眼视梦梦。

仰见騄骥脱鞅行青空,便欲俎豆老子配食蜚廉宫。

纷纷俗论安足穷,二三君子人中龙。

南安太守科甲高,袖有桂馆之香风。

庐陵相公名位高,笔有造化之春风。

雨岩居士卧榻高,句有湖海之英风。

三君合谋奏天公,急羁此老勿使慵。

国于羊角九万里,奄有九霄寒露之空濛。

封师巽伯为附庸,不许抗表辞官封。

向来挂冠冠愈穹,老子一笑朱颜红。

形式: 古风

高台寺

高台夫如何,山后此为最。

手摩白云顶,足蹑飞鸟背。

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

向来所历峰,下视皆积块。

空中闻夜雨,声若万马溃。

却问山前人,天晴正收刈。

形式: 古风

偶作

舍前江路接征廛,舍后湖光净渺然。

不许红尘穿港入,独携黄妳过桥眠。

禽鱼上下诗三百,风雨阴晴易二篇。

定有真人汎莲叶,夜深吹杖听芸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