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八八)

一瓶铸金成,一瓶埏泥出。

二瓶任君看,那个瓶牢实。

欲知瓶有二,须知业非一。

将此验生因,修行在今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一瓶由金液铸成,另一瓶出自泥土。
两个瓶子任你挑选,哪个更为坚固耐久?
要知道瓶子有两个,须知造物过程不单一。
用这个来验证生命的不同来源,修行的道路就在今天开始。

注释

一瓶:指两种不同的物质制成的瓶子。
铸金:熔炼金属。
埏泥:揉捏泥土。
任:任凭,允许。
牢实:坚固耐用。
欲知:想要知道。
业非一:事物的产生并非单一原因。
生因:生命来源。
修行:修炼,提升道德修养。
今日:现在,当前。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制作工艺的瓶子,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开篇"一瓶铸金成,一瓶埏泥出"直接描绘出了两种不同的瓶子,前者用金属铸造而成,后者则是用泥土制成。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瓶子,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境遇。

接着"二瓶任君看,那个瓶牢实"让读者观察这两个瓶子,并引出哪一个更为坚固可靠。这里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留给读者去思考,暗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和追求,不同的路径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

随后"欲知瓶有二,须知业非一"则点出了诗歌的核心思想,即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就必须明白个人的职业、事业也是多元而复杂的。这不仅是对生活的认知,也是对自我选择和定位的一种提醒。

最后"将此验生因,修行在今日"则是诗人基于上述思想,给出的生活建议。它告诉我们要借鉴世间万物的多样性,理解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独特的,从而在当下努力修身养性,珍惜时间,不断自我提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却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传达了对生活、选择和个人成长深刻的认识。它鼓励人们珍视每一天,根据个人的情况和环境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而在生活中寻找到坚实和满足感。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八九)

摧残荒草庐,其中烟火蔚。

借问群小儿,生来凡几日。

门外有三车,迎之不肯出。

饱食腹膨脝,个是痴顽物。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

有身与无身,是我复非我。

如此审思量,迁延倚岩坐。

足间青草生,顶上红尘堕。

已见俗中人,灵床施酒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二)

余见僧繇性希奇,巧妙间生梁朝时。

道子飘然为殊特,二公善绘手毫挥。

逞画图真意气异,龙行鬼走神巍巍。

饶邈虚空写尘迹,无因画得志公师。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五)

千生万死凡几生,生死来去转迷情。

不识心中无价宝,犹似盲驴信脚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