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京扁其先大父居琴之竹轩曰琴琅玕

自停伶伦双凤鸣,阴分嶰谷凉幽庭。

淫哇不能屈其贞,睨霜节坚挺疏茎。

骨含五音堪九成,欲泄未得郁不平。

峄阳孙枝感精诚,檿丝与俱徽玉明。

为引虞薰发其声,却寄猗兰和䪫韺。

陶弦在趣非耳听,韩腹曾思披以呈。

厥妙可蕴求无形,必与俱传物斯荣。

张公之孙馀典刑,所宝不忝贻嘉名。

彼局耳目尘满缨,泥琴琅玕挹馀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琴与自然景象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古琴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音乐、艺术和先祖文化传承的尊崇之情。

“自停伶伦双凤鸣”一句,以双凤比喻琴声,既表现了琴声的清脆悦耳,也象征着高雅脱俗。接着,“阴分嶰谷凉幽庭”描绘了一种静谧、清冷的自然环境,为琴声营造了一个恰当的氛围。

“淫哇不能屈其贞,睨霜节坚挺疏茎”两句,则用生长于寒冷之地而不失其本色的植物比喻古琴,强调了它坚守艺术纯正性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骨含五音堪九成,欲泄未得郁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渴望表达之情。这里,“骨含五音”指的是古琴蕴含着丰富的音乐韵味,而“堪九成”则是说这种韵味几乎达到了完美。

“峄阳孙枝感精诚,檿丝与俱徽玉明”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进一步赞颂了古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诗人将古琴的音色比作珍贵的玉石,强调其纯净无瑕。

接下来的“为引虞薰发其声,却寄猗兰和䪫韺”两句,则是说诗人希望通过演奏古琴来传承这种文化遗产,并与自然和谐共鸣。

“陶弦在趣非耳听,韩腹曾思披以呈”表明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这里,“陶弦”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琴师陶渊明,而“韩腹”则是另一位琴师韩愈,他们都被认为能够领悟并传递古琴的精神。

最后,“厥妙可蕴求无形,必与俱传物斯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形式不朽的信念。他相信古琴的美妙之处在于其无形的精神内涵,而非外在的华丽,这种精神应当与世代相传,成为永恒的荣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是对古琴艺术的赞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传承。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唐臣春苑池应制

圣君垂拱殿,游豫及时和。

辇驻花边静,舟攒柳外多。

泛遥齐解缆,载重密垂河。

傅楫轻篙手,夔韶谱棹歌。

鱼方充镐沼,禽亦感殷罗。

唼藻翎频刷,看云首屡峨。

大疑鹏与似,瑞比凤来过。

鹓鹭欣相狎,凫鹥许继哦。

微臣亦□幸,共尔沐恩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汪颜复秋江堂

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尝赋诗以道其志继有和者一日示两钜编则有故文丞相长句冠于其首盖君谒丞相于燕京时所赠也谨次韵以归之

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

瓮浮清酝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室。

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

懒从乾藓洒窗户,豪厌湿云黏几席。

铜鞭敲□秋韵铿,蕙帐围寒晓光寂。

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

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

世间尘土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形式: 古风

咀丛间新茶二绝(其一)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

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硙尘飞泄嫩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