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磻西游

贫居胜富贵,况复是贫游。

前路谁青眼,高堂母白头。

秦山晴望好,陇水夜听愁。

早作归宁计,逢欢莫滞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贫困的生活比富贵更有价值,更何况我是在贫困中游历。
前方的路上谁能赏识我,家中年迈的母亲已满头白发。
在晴朗的日子遥望秦岭风光美好,夜晚倾听陇水声却让我心生愁绪。
早点计划回家看望母亲,遇到欢乐也不要停留过久。

注释

贫居:贫穷的生活。
胜:超过,胜过。
富贵:富有和显赫的地位。
况复:更何况。
贫游:在贫困中旅行。
谁:疑问词,指代某人。
青眼:欣赏,看重。
高堂:尊称父母,尤指母亲。
母白头:母亲的头发已经变白。
秦山:泛指远处的山脉,可能指秦岭。
晴望:晴天远望。
好:美好。
陇水:古代地名,今甘肃省一带的河流。
夜听:夜晚倾听。
愁:忧愁。
早作:尽早做。
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娘家探望。
计:计划。
逢欢:遇到欢乐。
滞留: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送孙磻西游》。诗中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身处贫寒也胜过富贵中的忧虑。诗人关心孙磻的前路,提醒他未来可能会遭遇人情冷暖,暗示前方可能不易找到知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孙磻家中高堂母亲的挂念,希望他能早日回家看望白发苍苍的母亲。

"贫居胜富贵,况复是贫游",这两句直接对比贫贱与富贵,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认同和对富贵生活的不屑。"前路谁青眼,高堂母白头",则描绘了对孙磻未来的担忧和对家庭亲情的牵挂。"秦山晴望好,陇水夜听愁",通过秦山的晴朗景色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虑,而夜晚陇水的潺潺声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最后,诗人劝诫孙磻"早作归宁计,逢欢莫滞留",希望他在外面尽管享受欢乐,但不要忘记家中等待的亲人,应该尽早计划回家看望他们。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有对家庭的深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孝道的坚守。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县宰王希之阙下

到任预忧替,替归贫类初。

离情似芳草,远道逐征车。

遗爱偏留记,行装祇担书。

将来好官职,愿载此间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吴石赴举

吴生重赴举,轻别重伤心。

贫友欲沽酒,豪家不典琴。

溪僧来会送,国士到争寻。

预想登科后,无因访竹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张先宁觐

千里宁亲去,青春胜老莱。

苦辞留不住,堪送到方回。

行色秋仍惨,离声晚更哀。

前程如有信,新雁好凭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怀古上人游钱塘

正当摇落日,忽忆向江天。

猿避经行路,鸥随入定船。

袖携诗卷重,杖揭钵囊偏。

约我湖心寺,相寻结白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