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羽贻深戒,为梁藉众材。

采菱浮苑囿,鸣鹤泛池台。

云映孤篷去,潮随两桨回。

南风鸲鹆艗,知是故人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积累羽毛带来深远的警示,如同梁柱需要众多材料支撑。
在湖泊和园林中采菱,白鹤在池塘边飞翔。
云彩倒映在孤独的小舟上,潮水随着船桨的划动而回转。
南风吹拂下,鹊鸲小船驶来,我们知道故友来访。

注释

积羽:比喻积累微小事物。
贻:给予,留下。
深戒:深刻的教训或警告。
梁:建筑中的横梁。
藉:凭借,依靠。
采菱:采摘菱角,古代的一种水上活动。
浮苑囿:湖泊和园林。
鸣鹤:鸣叫的鹤。
泛:漂浮,游荡。
孤篷:孤独的小船。
潮随:潮水跟随。
两桨:两只船桨。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鸲鹆:一种鸟,也称八哥。
艗:小型船只。
故人:老朋友,旧相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朋友来访的喜悦之情。

"积羽贻深戒,为梁藉众材。" 这两句描写了准备建造船只的情景,通过堆积如山的羽毛来比喻材料的丰富,以及对细节的谨慎考量。这里的“积羽”可能是指用鸟羽作为填充物,以增加船只的浮力,而“为梁藉众材”则表明了建造过程中对各种建筑材料的准备与搭配。

"采菱浮苑囿,鸣鹤泛池台。" 这两句转换了画面,诗人似乎在描绘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水边采摘菱角,水鸟在池塘间自由地飞翔。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云映孤篷去,潮随两桨回。" 这里则是描绘船只行驶的情景,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船篷,潮水伴随着双桨的划动而退。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船在水面上的活动,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南风鸲鹆艗,知是故人来。" 最后一句则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核心——在和煦的南风中,听到了熟悉的鸥鸟叫声,这让诗人意识到可能是旧友的到来。在这里,自然的声音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寓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朋友情谊的期待与欣喜。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陶令重时芳,钟繇帝赍霶。

清香宜桂酒,冷艳压萸房。

羽客长生助,骚人夕落伤。

郊原多似是,甘苦冀情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兰畹炎飙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馀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崙。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