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畹炎飙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馀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兰花的庭院在炎风中安静下来,莎草阶前的景色变得清凉。
夜晚出行遵循屋檐滴水的声音,白天则躲避强烈的阳光。
细微的雨滴清晰可见,余晖却仿佛消失不见。
只因爱惜它能照亮求知者,光芒照亮了整个书囊。

注释

兰畹:兰花盛开的庭院。
炎飙:炎热的风。
莎阶:覆盖着莎草的台阶。
霁景:雨后放晴的景色。
宵征:夜晚出行。
屋漏:古代指屋顶瓦缝滴水。
昼伏:白天躲藏。
阳光:强烈的阳光。
具体:清晰可辨。
馀辉:残余的光辉。
资学者:供学者使用。
熠耀:闪耀。
纱囊:书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微雨后的静谧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学者勤奋学习的赞美之情。

“兰畹炎飙息”一句,以兰草和屋檐上的热气来形容炎热的夏日气氛。“莎阶霁景凉”则转而描绘微雨过后,青石板阶上露出的清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两句,通过夜晚听雨和白天躲避烈日的行为,传达出夏季的酷热,以及人们对凉爽的向往。

随后,“具体微雨显”与“馀辉有若亡”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细雨过后的景象,天空中阳光被云层遮蔽,只剩下几缕余晖,如同即将消逝的灯火。

最后,“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一句,则点出了诗人的主旨。这里的“资学者”指的是那些勤奋学习的人,而“熠耀满纱囊”则形容他们如同萤火虫一样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充满了整个书房。这不仅是对勤学之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微雨后的宁静与凉爽,以及对勤奋学习者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崙。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饮啄绕藩篱,无声乏羽仪。

衔环诚可念,穿屋奈终卑。

鸿鹄非予忖,鸾皇不汝欺。

莫轻蝉饮露,挟弹镇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鹿

赋命斯千载,登仙托五云。

发祥呈玉质,标异冠星文。

食荐时鸣野,游林或命群。

白环何日至,真祖有前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