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一)

君莫歌九章,歌以伤我心。

微言破寥寂,重以离别吟。

别离悲尚浅,言微感逾深。

瓦缶易谐俗,谁辩黄钟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一)》。诗中王守仁通过“君莫歌九章,歌以伤我心”表达了对友人赠诗的感慨,认为友人的诗歌虽能表达深情,但过于哀伤,可能触动自己内心深处的伤感。接着,诗人以“微言破寥寂,重以离别吟”描绘了诗歌在寂静中传达情感的力量,并通过“别离悲尚浅,言微感逾深”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时的微妙与深刻。

后两句“瓦缶易谐俗,谁辩黄钟音?”则运用比喻手法,将通俗的音乐比作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瓦缶之声,而将高雅的音乐比作难以辨识的黄钟之音,以此来探讨艺术作品在表达情感时的普遍性和独特性之间的关系。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离别以及艺术表达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二)

君莫歌五诗,歌之增离忧。

岂无良朋侣,洵乐相遨游。

譬彼桃与李,不为仓囷谋。

君莫忘五诗,忘之我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三)

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

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

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远。

屡兴还屡仆,惴息几不免。

道逢同心人,秉节倡予敢。

力争毫釐间,万里或可勉。

风波忽相失,言之泪徒泫。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四)

此心还此理,宁论己与人。

千古一嘘吸,谁为叹离群?

浩浩天地内,何物非同春。

相思辄奋励,无为俗所分。

但使心无间,万里如相亲。

不见宴游交,征逐胥以沦?

形式: 古风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五)

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

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

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

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

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