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禅者归乡

湖海俄经三十年,无端一念忆生缘。

梦中复做还乡梦,禅外重参逆旅禅。

踏碎暮云投古寺,冲开积雪望炊烟。

狂心未向机前歇,溢目家山转弃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湖海漂泊后,内心深处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无端一念”,表达了禅者在不经意间,思绪飘回了往昔与家乡相连的记忆之中。接下来的“梦中复做还乡梦”,则进一步展现了禅者在梦里也难以割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禅外重参逆旅禅”一句,既是对禅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描述,也是对其修行状态的一种隐喻。禅者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寺庙还是旅途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正是“逆旅禅”的含义。而“踏碎暮云投古寺,冲开积雪望炊烟”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禅者在归乡之路上的艰难与执着,以及对家乡温暖生活的向往。

最后,“狂心未向机前歇,溢目家山转弃捐”两句,表达了禅者虽历经世事沧桑,但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却始终未曾消减。这里的“机前”可能象征着世俗的忙碌与纷扰,而“家山”则是指故乡的山水,寓意着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禅者对故乡深沉的情感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船居十首(其一)

世情何事日羁縻,做个船居任所之。

岂是畸孤人共弃,都缘疏拙分相宜。

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

佛法也知无用处,从教日炙与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船居十首(其二)

水光沈碧驾船时,疑是登天不用梯。

鱼影暗随篷影动,雁声遥与橹声齐。

几回待月停梅北,或只和烟系柳西。

万里任教湖海阔,放行收住不曾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船居十首(其三)

人在船中船在水,水无不在放船行。

藕塘狭处抛篙直,荻岸深时打棹横。

千里溪山随指顾,一川风月任逢迎。

普通年外乘芦者,未必曾知有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船居十首(其四)

一瓶一钵寓轻舟,溪北溪南自去留。

几逐断云藏野壑,或因明月过沧洲。

世波汩汩难同辙,人海滔滔孰共流。

日暮水天同一色,且将移泊古滩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