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老僧

草靸无尘心地闲,静随猿鸟过寒暄。

眼昏齿落看经遍,却向僧中总不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穿着草鞋,心中无尘,心境悠闲自在,静静地跟随猿鸟度过寒冷和温暖的季节。
视力模糊,牙齿脱落,但仍然遍览佛经,却在僧侣中从不提及这些。

注释

草靸:草编的鞋子。
无尘:心境清净。
心地闲:内心宁静。
静随:静静地跟随。
猿鸟:猿猴和鸟类。
寒暄:指四季变换的冷暖。
眼昏:视力衰退。
齿落:牙齿脱落。
看经遍:遍读佛经。
却向:然而却。
僧中:僧侣之间。
总不言:从不提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僧在深山古寺中的宁静生活。开篇"草靸无尘心地闲,静随猿鸟过寒暄"写出了老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草木不起尘土,心境平和自在,与猿鸟为伴,共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季节。

接下来的"眼昏齿落看经遍,却向僧中总不言"则透露出老僧虽然年事已高,视力和牙齿都已经大不如前,但依然坚持阅读佛经,尽管他对周围的僧人保持沉默,不轻易发言。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生活的描绘,以及老僧的日常行为和内心状态,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宗教修行者的形象。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老僧这种平静、坚持和不言之美德的赞赏。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马上行

五里复五里,去时无住时。

日将家渐远,犹恨马行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田翁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

同年多是长安客,不信行人欲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再经胡城县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