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若刺。

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前在洛阳的时候,我们曾在铜驼陌游玩。
寻找花朵却不见人影,只见到前朝贵族的府邸。
宽敞的厅堂积满尘埃,空荡的墙壁上蜥蜴争斗。
楸树下的青苔铺满绿色,野生藤蔓缠绕着石头呈现碧色。
池塘里的鱼儿有人偷偷垂钓,树林中的鸟儿有巧妙的射击技巧。
园丁见我到来,暂时打开朱门让我进入。
园妇见我归来,立刻清扫车马留下的痕迹。
为何要扫车马痕?其实是怕别的客人来访。
我们只是随性而游,连一片叶子也不曾采摘。
别人或许会有所收获,但我们对生果并不贪恋。
又想起游历嵩山,那里的美景无一不吸引人。
各自带着一壶酒,一双蜡制木屐。
登山时互相扶持,平地则欢声笑语。
石头上轻敲云衣如丝,岩缝间天窗狭小。
上山喝醒心泉,山顶寒气直冒。
向下看,半山腰飘雨,广袤原野洒下甘霖。
夜晚宿在山岳寺庙,明月照入门内。
分头吟诵露气的清凉,豪饮后脸庞泛红。
第二天沿原路返回,双腿疼痛如针刺。
太阳西沉才骑马离去,道路狭窄且香气四溢。
回头望去,峻极峰的居所已与天边相隔。
傍晚投宿少林寺,洗净身心整理衣帽。
参观碑刻的僧人,指点着古迹和空置的墙壁。
发誓要写下新的诗篇,在灯下互相批评。
杨生固守自己的不足,一字不肯改动。
第二年我迁移到河阳,文书堆积如山。
忽然收到谢公的信,他大赞游览的盛况。
从嵩山到石堂,他在石头上题写‘神清’二字。
他说的文字清新脱俗,显然非人间笔墨。
由此可知,两位公卿的高贵,预先透露出他们的志向。
于是从龙门归来,沿途经过多个驿站。
那时我以诗回应,有时歌唱,有时辩论。
他们责怪我不喜欢僧人,但我本性如此并未改变。
至今已有三十年,我们都已入土为安,松柏环绕。
只有我和你,虽然同在,却已非往昔。
过去我们都是少年,如今却身形各异。
过去我们都微不足道,现在却地位显赫。
过去共乘破旧马鞍,如今驾驭银饰马具。
过去一起唱歌,现在却指挥乐队。
死者确实令人悲伤,活着的人却困顿不堪。
比起死者,我虽贫穷但尚能存活,但这又能带来什么益处呢?

注释

昔:过去。
洛:洛阳。
游:游玩。
铜驼陌:古代洛阳的街道名。
寻:寻找。
公侯宅:贵族的府邸。
深堂:深宅大院。
锁:积满。
蜥蜴:爬行动物。
楸阴:楸树下的阴影。
苔绿:青苔覆盖。
野蔓:野生藤蔓。
石碧:石头呈碧色。
池鱼:池塘里的鱼。
偷钓:偷偷钓鱼。
林鸟:树林中的鸟。
巧射:巧妙射击。
园隶:园丁。
朱门:红色的大门。
车马迹:车马留下的痕迹。
畏:害怕。
适情:随性。
摘:采摘。
生果:水果。
惜:珍惜。
嵩山:著名的山峰。
索:寻求。
壶酒:酒壶。
危:陡峭。
笑噱:欢笑。
云衣:云朵般的轻盈。
天窗:自然形成的岩洞。
醒心泉:能让人清醒的泉水。
溜寒液:寒气流淌。
广甸:广阔的平原。
岳顶寺:山岳之顶的寺庙。
户白:月光皎洁。
露气:清晨的露水。
猛酌:豪饮。
易:改变。
痛若刺:疼痛如针扎。
日旰:傍晚。
香草:香气浓郁的草。
迫阨:狭窄。
峻极居:高峻的居所。
天外:天际。
少林:佛教名刹。
漱濯:洗漱。
碑观:碑刻的景观。
巡幸:皇帝或尊长的巡游。
僧:僧侣。
新咏章:新的诗篇。
诋擿:批评。
护己短:保护自己的短处。
河阳:地名。
簿书:公文。
大夸:大力称赞。
游览剧:游览盛况。
藓花:苔藓植物。
洞额:洞穴的题字。
神清:神韵清新。
人笔画:人的笔墨。
逆告:预先告知。
意可赜:意图明显。
龙门:地名。
里堠:乡村的里程碑。
责:责备。
获:获得。
累冢:累积的坟墓。
拱松柏:围绕着松柏。
同在不同昔:虽然同在,但已非昔日情形。
少壮:年轻力壮。
肥瘠:胖瘦。
微禄:微薄的俸禄。
烜赫:显赫的地位。
骑破鞯:骑着破旧的马鞍。
银辔革:银饰马具。
自讴歌:自己唱歌。
执乐指百:指挥乐队。
死者:去世的人。
存者:活着的人。
穷厄:困苦。
优:优越。
贫存:贫穷的生活。
益:好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通过对往昔在洛阳和嵩山与友人共游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昔日游历的场景,如铜驼陌的寻花、公侯宅的寂静、嵩山的胜景以及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差异,如身份地位的变化、生活状态的迥异,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最后,诗人感慨人生无常,即使贫穷而活着,也比死去的人多一份痛苦,但贫穷的存在似乎并无太大意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哲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永叔白兔

可笑常娥不了事,走却玉兔来人间。

分寸不落猎犬口,滁州野叟获以还。

霜毛葑茸目睛殷,红绦金练相系擐。

驰献旧守作异玩,况乃已在蓬莱山。

月中辛勤莫捣药,桂旁杵臼今应闲。

我欲拔毛为白笔,研朱写诗破公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永叔自南阳至余郊迓焉首访谢公奄然相与流涕作是诗以写怀

郭门临汝水,镜色入高衢。

鞍马过其上,尘襟荡已无。

及郊逢故友,出涕各沾襦。

神物丧头角,空存尾与躯。

沟木失匠斲,谁施蓝与朱。

并辔不能语,斯文其已夫。

归来授予馆,自为炊彫胡。

且勿厌兹会,日月易以徂。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永叔进道堂夜话

海风驱云来,池雨打荷急。

虚堂开西窗,晚坐凉气入。

与公语平生,事不一毫及。

初探易之奥,大衍遗五十。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言史书星瑞,乱止由不戢。

巨恶参大美,微显岂相袭。

陈疏见公忠,曾无与朋执。

文章包元气,天地得嘘吸。

明吞日月光,峭古崖壁涩。

渊论发贤圣,暗溜闻鬼泣。

夜阑索酒卮,快意频举挹。

未竟天已白,左右如启蛰。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