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田圃如燔木叶黄,火轮从早出扶桑。
伫观罪己侔汤德,更愿求言举汉章。
冤死岂能无孝妇,当烹应复有弘羊。
可怜野老吞声哭,此意何由达上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的景象,田野里的庄稼枯黄如同燃烧的树叶。火轮(太阳)从早晨就升起,烤灼着大地,直到西边的扶桑(古人认为太阳由东方扶桑出,西方浑河入海)。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反思自己的过错与德行,希望能够得到指正和提升,以符合汉代的高标准。
接下来的几句写到了冤死的人可能有孝顺的妇人为其哀求,而那些本应被烹杀的羊也可能因旱灾而复生。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农的同情,他们在旱灾中含悲吞声,无法将自己的苦难诉说给上天。
整个诗篇通过对干旱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诗人的忧虑,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仙风道骨本飘飘,万卷诗书乐一瓢。
落笔云烟盘锦绣,满腔星斗绝尘嚣。
悬知可使邦风美,岂但能令国计饶。
四海徯公归致主,方今天子舜承尧。
天地生成无用躯,青箱世业一愚儒。
几同海上屠龙术,空守岩前待兔株。
自信平生非木石,谁怜半世混泥涂。
幸逢点铁为金手,乞与投身造化炉。
人间富贵岂须论,三百年来积庆门。
名纪太常高大父,气钟仁祖外曾孙。
心存忠孝源流远,义薄云天色笑温。
屈指前时功德辈,悠悠谁似典型存。
閒忆当年闯孔门,未能无意觉斯民。
浮名浮利虽关命,多病多愁故恼人。
九十春光浑易老,二三子者莫因循。
老夫耄矣诚堪笑,何惜同来试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