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屈平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

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

冤骨消寒渚,忠魂失旧乡。

空馀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白玉虽然洁白无瑕,兰花也不过是自以为芬芳。
身处困境仍耻于侍奉权臣,但对故主楚怀王的记忆并未遗忘。
冤屈之人的尸骨消散在寒冷的水边,忠诚的灵魂失去了故乡。
如今只剩下楚辞流传,依然与日月争辉。

注释

白玉: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徒:仅仅,只是。
幽兰:深谷中的兰花,象征高洁。
未谓:并不认为。
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这里指权臣。
疏:疏远,不亲近。
怀王:楚怀王,古代楚国君主。
冤骨:无辜受害者的遗骨。
寒渚:寒冷的水边,代指荒凉之地。
忠魂:忠诚之人的灵魂。
空馀:只剩下。
楚辞:指《楚辞》,古代文学作品。
犹:仍然。
日争光:与日月争辉,形容永垂不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五哀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往昔时光和逝去事物的怀念与哀伤。

“白玉徒为洁,幽兰未谓芳。”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高贵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舍。

接下来的 “穷羞事令尹,疏不忘怀王。” 描述的是诗人面对过去的荣辱时的复杂情感,对过往恩情的难以忘怀。这里的“穷羞”指的是深切的遗憾和自责,“疏不忘怀王”则表达了对昔日君主或贵族的思念。

“冤骨消寒渚,忠魂失旧乡。” 这两句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英雄、忠诚之士的哀悼。他们虽然已经不在,但精神和遗志依然如同冬日的冷风一样令人感到凛冽。

最后,“空馀楚辞在,犹与日争光。”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文学创作、思想传承的执着追求。尽管身处乱世,但仍旧坚持用文字来留住过往的影子,与时间竞争,保留那份属于过去的情感和记忆。

整首诗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哀悼,对忠诚与纯洁品质的赞扬,以及对于文学传承不懈追求的坚持。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五哀诗.晁大夫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

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

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其二)

雾晓铜鱼跃,霜寒阊阖开。

哀声际海发,灵仗拂天来。

别寝严虚位,重阍閟夜台。

柏城空有路,无复属车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其一)

声教万馀里,文明四十春。

茂勋留信史,盛德满生民。

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

百年龙驭远,空复仰威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耀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