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陈高所作,名为《雨中有怀李申伯杨彦祥二文友》。诗中描绘了诗人独处幽室,静听窗外雨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首句“幽室隐几卧”,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的房间内,倚靠桌几而卧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深沉、孤寂的氛围。接着,“觉来闻雨声”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窗外,雨声打破了室内的一片宁静,也唤醒了诗人的思绪。
“开窗土痕湿,井边春草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生机。雨水打湿了窗户上的泥土痕迹,井边的春草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样的景象既衬托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旅寓惜芳草,闲居抱幽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身处异乡的旅人,对春天的芳草格外眷恋;闲居在家的人,则怀揣着一份深邃的情感。这两句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美人期不至,谁与共持觥”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美人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伴侣或知音,但遗憾的是,对方未能如约而至,诗人只能独自饮酒,无人分享这份情感。
最后,“相思巷南北,如隔万里城”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即使相距仅一巷之遥,但在诗人的心中,却仿佛隔着万里的距离,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强烈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