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眇小酲醲总见欺,颠狂苦诉有谁知。
五音莺自调歌舌,百药蜂能酿蜜脾。
世态只堪春睡美,鬓丝偏与落花宜。
欲因耆旧寻乡路,投劾翻然恐未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苦胃不出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生活困顿和内心苦闷的诗歌。
"眇小酲醲总见欺,颠狂苦诉有谁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被世人识别,只能在困境中哀声求告,但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他的苦处呢?
"五音莺自调歌舌,百药蜂能酿蜜脾。" 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即便是多种声音可以自行和谐成曲,即便是许多药材也能被蜂酿造为甘甜的蜜糖。
"世态只堪春睡美,鬓丝偏与落花宜。"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他觉得这个世界只有在春天沉睡时才显得美丽,而自己的头发(鬓丝)与飘落的花朵相配,暗示着诗人的哀愁和生命如同易逝的落花一般脆弱。
"欲因耆旧寻乡路,投劾翻然恐未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焦虑。他想要借助那些老旧的往事去寻找回归乡土的小路,但又担心这种机会如果不及时把握,可能就会永远失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晚泊金山驿,风生玉宇秋。
荒苔蚀佳句,乔木惜名流。
鼠穴飞泉入,蛛丝积雨收。
何须叹人物,华屋与山丘。
峡水方中驻,归舟溯蜀门。
竹枝声处处,梅蕊雪村村。
来去山峦笑,啼号地主恩。
幸然穷性命,不必赋招魂。
倚杖河边记水痕,眼明喜见白鸥群。
雨声夜向九峰泻,江势朝来三堰分。
窟宅蛟龙元自擅,邻家鸡犬要相闻。
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