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寝宴坐轩忆与苏才翁会别

投凉下马卧僧家,绕簟清风卷绛纱。

修竹满前微雨过,远山无际薄云遮。

武侯旧隐人应到,闽粤孤城日自斜。

解与尘心消百事,更开新焙煮灵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凉爽中我下马投宿僧舍,周围竹席上清风轻拂着红纱帐。
窗外修长的竹林经过细雨的洗礼,远处连绵的山峦被薄云轻轻遮掩。
想来诸葛亮旧时隐居之地,人们也应该会来此,而在闽粤边陲的孤城,太阳渐渐西斜。
这里能让我忘却尘世烦恼,洗净一切忧虑,还能品尝新开的茶,煮上一壶灵秀的茶芽。

注释

投凉:指在凉爽的环境中休息。
僧家:指僧人的住所,寺庙。
修竹:高而直的竹子,常用来象征君子品格。
灵芽:指茶叶,因其清新脱俗,故称灵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投宿僧舍,在凉爽的环境中静憩的情景。他躺在竹席上,感受到清风轻轻吹动着红色的纱帐,仿佛在耳边低语。窗外,细雨过后,修长的竹林显得更加清新,远处的山峦被薄雾轻柔地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

诗中提到的"武侯旧隐",暗指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仰慕,也寓含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闽粤孤城日自斜"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异地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出此情此景能够洗涤心灵,消除尘世烦恼,同时享受新开的茶香,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趣和心境。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洪泽阻风

今日风期恶,迟回一水滨。

村旗呈酒圣,庙鼓赛河神。

跃鲤曾惊网,饥乌不避人。

商工时借问,何处即通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夜书廨中壁

遥夜不能寝,值兹节物清。

大空莹虚碧,仰观澄性情。

素月若可把,浮云何故生。

瑶琴且勿弄,谁怜希代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子真给事出守常山

安得长材护北州,暂烦儒将拥轻裘。

声名不啻一敌国,功业何须万里侯。

设馆高牙延永昼,猎场飞骑入清秋。

天枢严近恩荣重,归梦应思帝所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仲庶待制知泽州

十年台省献嘉谋,新总兵符镇上游。

琴有薰弦多舜俗,地连沙尾旧湘州。

江边行色船千丈,塞外威声马万头。

宣室夜谈思贾谊,未应乡国久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