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彦珍

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

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送彦珍》。王安石在诗中以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挟策穷乡满鬓丝”描绘了一位头发斑白、手持禾稼(挟策)在贫穷乡村中行走的情景,通过这个形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下来的“陂田荒尽岂尝窥”则写出了田野荒废,一片荒凉之景,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

第三句“未应谷口终身隐”表达了诗人想要终生隐居于山谷之间,不问世事的愿望。紧接着的“正合菑川举国推”则是说隐居之地,恰好可以观照整个国家的盛衰,这里的“举国推”暗示着诗人虽然身处一方,但心系天下。

中间两句“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回顾过去的种种往事,尽管充满忧虑,但朋友之间的一笑,却使得这段时间变得格外珍贵。

最后两句“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则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从中感受到生命力的觉悟。这里的“柘冈”指的是山谷之中的小溪,“辛夷”是一种花卉,它们在春天绽放,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的主题。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也透露出他内心对于自然、生命和社会的独到感悟。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更是诗人个人情感与哲思的流露。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

遥知彼俗经兵后,应望名公走马来。

陛下柬求今日始,胸中包畜此时开。

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

堪笑陋儒昏鄙甚,略无谋术赞行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赵燮之蜀永康簿

蜀山万里一青袍,石栈天梯箠辔高。

多学似君宁易得,小官于此亦徒劳。

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

他日寄声能问我,应从锦水至江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逊师归舒州

山川相对一悲翁,往事纷纷梦寐中。

邂逅故人恩意在,低徊今日笑言同。

看吹陌上杨花满,忽忆岩前蕙帐空。

亦见桐乡诸父老,为传衰飒病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项判官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