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首(其七十四)

生平未审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

拊击自然皆率舞,不须羌管隔云吹。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一生的经历难以用言语形容,就像羚羊在月夜独自挂角
任何轻拍或触动都能引发自然的舞蹈,无需羌笛隔着云层吹奏

注释

生平:指一个人的一生经历。
审:审查,此处指清楚地表达。
何言句:用什么言语来描述。
羚羊挂角:比喻人处于超然或孤独的状态。
拊击:轻拍或触动。
自然:指大自然或未经雕琢的本性。
皆率舞:都会不由自主地起舞。
羌管: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源自羌族。
隔云吹:隔着云层吹奏,形容遥远或难以触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颂古一百首》中的第七十四首。诗人以羚羊挂角的意象,寓言人生的某种境况或心境。"生平未审何言句"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探寻,似乎在说平日里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某种高妙体验。"得似羚羊挂角时"借用羚羊在月夜独行,角不触物,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然、自然的状态,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禅定或心灵自由。

"拊击自然皆率舞"进一步阐述这种状态下的内在感受,即使无需外在的音乐引导,人的身心也能随着自然节奏而律动,达到一种自发的喜悦和舞蹈。"不须羌管隔云吹"则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纯粹与内在,无需外在的装饰或打扰,就能体验到生命的韵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三)

拄天拄地黑如漆,不分昼夜是何物。

拈来抛向屎坑中,火里红莲香拂拂。

形式: 偈颂 押[物]韵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二)

声如鸣玉静边闻,谁信幽人不见君。

花到海棠将寂寞,绣衣犹把麝香熏。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一)

昔年曾扣睦州关,负义忘恩当等闲。

见说吴音俱变尽,语言浑似广南蛮。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

此行莫拟几时回,此去应须到五台。

若过曼殊放光处,殷勤为我记归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