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皇后挽歌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两仪殿中徘徊,心中惆怅遥望九成台。
华丽的玉辇最终告别宴会,精美的瑶筐也未能打开。
野外空旷阴风阵阵,河流漫长期待鸟儿归来。
寒冷的山峦已近傍晚,虞舜的葬礼上仍充满哀伤。

注释

裴回:徘徊。
两仪殿:古代宫殿名,象征天地或皇宫。
怅望:惆怅远望。
九成台:古代高台,此处可能指帝王的居所。
玉辇:玉制的车,古代帝王乘坐的。
终辞宴:最终结束宴会。
瑶筐:精美的竹筐,常用于祭祀或装载贵重物品。
野旷:野外空旷。
阴风积:阴冷的风不断积累。
川长:河流漫长。
思鸟来:期待鸟儿飞来。
寒山:寒冷的山。
寂已暮:天色已晚,寂静无声。
虞殡:虞舜的葬礼,虞舜是古代贤君。
馀哀:残留的哀悼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开头两句“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作者站在两仪殿回首往昔,心中充满了对已逝的辉煌时代的眷恋之情。两仪指的是天地阴阳的象征,而九成台则是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这里代表着一段光辉岁月的结束。

接着“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用玉辇和瑶筐来比喻皇后的车驾和宝箱,表达了宴席已散、盛会不再的意境。玉辇停驻不前,瑶筐也不再打开,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已经告一段落。

在“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中,作者通过荒凉的大地和阴冷的风,还有悠长的河流以及期盼归来的鸟儿,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寂静。这里的“思鸟来”,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最后,“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一句,则描绘出一个秋日黄昏、群山沉默的画面。虞殡,古代帝王死后的一种仪式,这里用来暗示皇后的离世,以及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与怀旧,展现了作者李百药在隋末唐初动荡时期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30)

李百药(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 字:重规
  • 籍贯:定州安平(今属河北)
  • 生卒年:565--648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其一)火凤辞

歌声扇后出,妆影镜中轻。

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障声。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

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秦晋称旧匹,潘徐有世亲。

三星宿已会,四德婉而嫔。

霞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年华与妆面,共作一芳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杂曲歌辞(其二)火凤辞

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房。

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

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自有横陈分,应怜秋夜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化历昭唐典,承天顺夏正。

百灵警朝禁,三辰扬旆旌。

充庭富礼乐,高宴齿簪缨。

献寿符万岁,移风韵九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