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

跨马独归日,春风随度关。

客裘将欲绽,社燕亦同还。

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

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独自骑马归来的日子,春风也穿越关隘而来。
旅途疲惫,客人的皮衣快要裂开,春社的燕子也一同返回家乡。
洛水之畔的城市,秦地深山中的隐居之地。
听说你家中有仙鹤般的鞋子,切勿飞升到那云端之上。

注释

跨马:骑马。
独:独自。
归:返回。
日:日子。
春风:温暖的春风。
度:穿越。
关:关隘。
客裘:旅行者的皮衣。
绽:裂开。
社燕:春社的燕子。
边邑:城市边缘。
秦人:秦地的人。
隐处:隐居的地方。
凫舄:像野鸭般的鞋子,古代隐士常穿以示高洁。
切莫:千万不要。
云间: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王推官独自骑马归乡的情景。首句“跨马独归日”展现了友人离去时的孤独身影,夕阳映照下的画面感强烈。次句“春风随度关”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一路春光相伴的祝愿,希望他能顺利穿越关隘。

第三句“客裘将欲绽”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衣衫即将磨损,流露出关切之情。第四句“社燕亦同还”以社燕归来比喻友人归乡,增添了离别的季节感和亲切的意象。

接下来两句“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描绘了上洛之地的山水风貌,暗示友人将回到宁静的故乡,隐居山林之间。最后一句“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中的“凫舄”指隐士所穿的草鞋,诗人劝诫友人不必急于追求仕途功名,而应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閒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

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王景宪奉职

清羸将家子,苦节自寒儒。

四壁我何有,一钱君亦无。

下滩船自急,闻雁日将晡。

行爱青山口,人烟事网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王景彝学士使虏

持节共知过碣石,衔芦相背有飞鸿。

地寒狐腋著不暖,沙阔马蹄行未穷。

陇上牛羊冲密霰,帐前徒御立酸风。

归时莫问程多少,却到河湟杏萼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

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

车过白水沙痕阔,雁落钳卢稻穟长。

废垒汉碑金刻字,古原秦冢石为羊。

太平羽檄何曾有,宾主相欢菊荐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