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广陵城中饶花光,广陵城外花为墙。
高楼重重宿云雨,野水滟滟飞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广陵城内外不同的花事。"广陵城中饶花光"表明城中花开得非常盛丽,光彩夺目;而"广陵城外花为墙"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城外花朵如同一道天然的花墙,密集而厚重。接下来的"高楼重重宿云雨",营造了一种高远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迷离的春日云雾中隐藏着细雨。而最后"野水滟滟飞鸳鸯"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水波荡漾间偶尔可见鸳鸯戏水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陵城内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春日景色的深厚感情。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
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
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
欲静又不能,东山负芝朮。
是非处处生尘埃,唯君襟抱无嫌猜。
收帆依雁湓浦宿,带雨别僧衡岳回。
芳樽稍驻落日唱,醉袖更拂长云开。
清秋华发好相似,却把钓竿归去来。
平生半为山淹留,马上欲去还回头。
两京尘路一双鬓,不见玉泉千万秋。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岐路,不知何处是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