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大道无形,难言难说,世人不晓其根。

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

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

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

自有神仙提挈,恁时节、得赴玄门。

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啰哩凌。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大道无迹可循,难以言表,世人难以理解其根本。
不依赖于空灵之心,硬要通过文字去寻找意义。
如果仅依赖经典,世间又有多少真正有才的人能领悟呢?
他们都达到了道的境地,在九天之上,充满着玉皇的殿堂。
无需争论利益,不必深入研究《周易》和《黄庭经》,
真正的清净在于内心无杂念,
自然会有神仙引领,到那时,就能进入玄妙之门。
在微妙之处,他们逍遥自在,整天享受快乐,无忧无虑。

注释

大道:指宇宙间至高无上的道理。
无形:没有具体形状或形式。
清净:心境纯洁,无杂念。
经典:古代重要的文献或教义。
能人:有特殊才能或智慧的人。
玉皇庭:道教中天庭的象征,代表极高的境界。
开辩:辩论,争论。
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
真清真净:真实的清净,不掺杂任何杂质。
神仙:神话传说中的超自然人物。
玄门:道教中指神秘的、超越世俗的门径。
幽微:深奥微妙。
啰哩凌:形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满庭芳》以道教哲理为背景,通过寓言式的表达,阐述了大道至简、难以言传的意境。"大道无形,难言难说",暗示了真理的深奥和不可捉摸。接下来的"世人不晓其根,不凭清净,数墨强寻文",批评了世人过于执着于文字和形式,而忽略了内在的清净与领悟。

"若是只凭经典,世间有、多少能人",表达了对仅依赖经典而不实践的人的质疑,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实践而非单纯的知识积累。"都成道,九天之上,塞满玉皇庭",形象地描绘出大道得道者的境界,超越世俗,高居天庭。

"何须开辩利,休穷周易,罢讲黄庭",倡导放弃争论和繁琐的理论探讨,强调内心的清净和宁静。"真清真净,心上要无尘",进一步强调修炼的重心在内心,去除杂念,达到心境的纯净。

"自有神仙提挈,恁时节、得赴玄门",意味着在高人指引下,可以进入神秘的修行之路。最后,"幽微处,逍遥快乐,终日啰哩凌",描述了在领悟大道后的自在逍遥,无拘无束,享受着心灵的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道教哲学为依托,寓言生动,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向往。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归去来兮,不如归去,算来都是便宜。

也无烦恼,也没是和非。

选个岩前净处,好盖个、小小庵儿。

黄昏后,安眠一觉,直睡到大齐斋时。

此外别无事,逍遥快乐,几个人知。

高官好做,也要追陪。

假若前遮后拥,金鱼袋、厌损朝衣。

思量后,一个口里,插得几张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昨日花开,今朝花谢,算来眼下时光。

成家立计,劫劫与谁忙。

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

堪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

不如早悟,金银过斗,难免无常。

思乡岭上,空滴泪成行。

儿女无个肯替,到头来、独自承当。

听吾劝,回光返照,相伴马丹阳。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

一向沉空,偏枯着静,痴人枉费工夫。

磨砖作镜,缘木欲求鱼。

见月何须用指,观花悟、总是真如。

聪明士,随机解物,无愠无愉。

为仙为佛事,不增不减,非实非虚。

露堂堂,光赫赫,一颗神珠。

混俗凝然不染,居众处、尘法难拘。

知常用,巍巍荡荡,何所不虚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