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及民罢官东归

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天风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材大用则小,人巧己则拙。

问讯既不通,去就当早决。

虽阨阮籍途,难断张仪舌。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

会有溧水公,荐书来不绝。

形式: 古风

翻译

连续不断地催促声,北方大地多风雪。
谁能保证道路平坦,骏马也会失蹄跌倒。
自然的风并不恶毒,凤凰的翅膀却因此折断。
才能越大,使用时可能越显得微小;人的技艺高超,自己反而显得笨拙。
既然消息不通,去留之事应尽早决定。
虽然处境像阮籍般困顿,但难以阻止像张仪那样能言善辩的人。
树木适宜在晚秋开花,紫薇花儿总是迟迟未放。
终会有一位溧水公,不断推荐,书信接连不断。

注释

咄咄:连续不断地催促声。
北地:北方大地。
路坦夷:道路平坦。
骥足:骏马的蹄子。
天风:自然的风。
凤翅:凤凰的翅膀。
材大用则小:才能大了反而显得小。
人巧己则拙:人太聪明反显得笨拙。
去就:去留。
阨阮籍途:处境像阮籍般困顿。
张仪舌:张仪的能言善辩。
木天:树木。
紫薇:紫薇花。
溧水公:一位官员。
荐书来不绝:推荐书信不断。

鉴赏

这首诗以连续的"咄咄"表达出对北方严寒环境的感叹,暗寓仕途的艰难。诗人借骏马在平坦路上也会失蹄,暗示方及民罢官归乡的不易。接着,他以天风与凤翅的比喻,强调了才能过大有时反受其累,暗示了方及民才华出众却遭遇挫折。诗人鼓励朋友要果断抉择,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像阮籍那样坚持,但同时也要警惕如张仪般善于言辞的陷阱。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诗人以树木和紫薇的自然现象,寓意时机未到不必急于求成,暗示方及民的东归是暂时的,未来还有机会。最后,诗人期待有如溧水公这样的贤者推荐,使方及民的仕途之路重新打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胡仲弓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月塘回蓝溪

仕路无媒且折枝,官清不必计高卑。

塞翁失马庸奚损,海客盟鸥盍见疑。

世狭有材无用处,家贫择宦欲何之。

蓝溪溪上风波少,自把梅花自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处逊渡淮谒秋壑

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征。

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

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

野鹤曾游处,登临一怆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傅明府之南安

抚字及催科,三年鬓已皤。

公心如日月,浮议任风波。

父老颦眉说,儿童拍掌歌。

归装无一物,空有绿旗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吕时可监丞朝假归里

局面新更著数宽,如何国手要投閒。

逆知后日清流祸,厌作中朝时样官。

兄弟真情求去易,君臣大义学来难。

玉音不许违三月,此意应须反覆看。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