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乐天引洛注池塘,画舫飞桥映绿杨。
潩水隔城来不得,不辞策杖看湖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描绘了诗人读白居易(乐天)诗集时的想象与感触。他想象着白居易在洛阳引水造池塘,湖边有画舫和飞桥,景色优美,杨柳依依。虽然潩水(可能是指洛水的一条支流)隔着城池,诗人仍不愿错过这美景,决定徒步走去欣赏湖光。诗中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诗才的钦佩。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乐天得法老凝师,后院犹存杨柳枝。
春尽絮飞馀一念,我今无累日无思。
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
垂老召商叟,鸿鹄自高翔。
贾生料吴楚,竟毙大梁城。
一身不自保,痛哭空伤生。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