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次韵

缟纻论交意气真,平生如梦泣沾巾。

班荆旧处江云暗,挂剑重来墓草春。

纵使鹤归愁物换,只应弦辍思谁申。

不堪日暮山阳笛,吹彻东风几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感旧次韵》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朱用纯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往昔友情与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首联“缟纻论交意气真,平生如梦泣沾巾”以“缟纻”(白色丝布)象征纯洁的友谊,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诚而深厚的交往。将这段情谊比作一场梦,既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蕴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泪水沾湿衣襟,情感之深可见一斑。

颔联“班荆旧处江云暗,挂剑重来墓草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班荆,指古人相聚时在地上铺荆草席,此处借指诗人与友人的聚会之地。江云暗,暗示了环境的阴郁,与上文的“如梦”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挂剑重来,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表达的是对逝去友人的追忆与怀念。墓草春,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但墓地上的青草却提醒着人们生命的短暂与逝去,增添了哀愁的色彩。

颈联“纵使鹤归愁物换,只应弦辍思谁申”中,“鹤归”可能暗喻友人的离世,物换则指世间万物的更迭,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哀叹。弦辍,比喻诗人因失去挚友而停止了创作,无法再向世人传达内心的思念之情,情感之深沉可见。

尾联“不堪日暮山阳笛,吹彻东风几怆神”以“山阳笛”这一典故,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山阳笛的故事源于汉代,讲述了一位朋友去世后,另一位朋友在山阳吹笛,以寄托哀思。日暮时分,诗人听到这熟悉的笛声,不禁心生悲痛,东风的吹拂似乎也带走了他的思绪,使得情感更加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时光、生死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0)

朱用纯(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 字:致一
  • 号:柏庐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昆山
  • 生卒年:1627—1698

相关古诗词

同吴兴公徐季重葛瑞五东山玩月限赋十韵

碧宇净若空,孤轮势欲脱。

廓落四远顾,真能鉴毫末。

星河且尚稀,氛埃岂不豁。

独念斯人心,幽忧莫能拨。

我随君子俦,把酒临□□。

襟期共照耀,弥言天地阔。

狂笑石壁惊,清歌流泉遏。

芜露霭已深,山鸟乍相聒。

志士会有役,嘉乐难再掇。

且当醉千钟,讵云希旷达。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怀止白和上

寻幽每忘倦,相对惬襟期。

花气穿云细,泉声出竹迟。

心空山更静,句妙世常知。

岂为晴湖眺,春风几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击壤草堂看桂

金风吹欲尽,桂放草堂幽。

色许东篱借,香随震泽浮。

月弦疑满魄,人静觉深秋。

花气浑教醉,何须促酒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洞山

传闻林屋中,其事多不经。

古今足迹到,玉柱与金庭。

我亦无所取,披云上翠屏。

不知自何代,忽然来六丁。

顽顽矿乱斧,片片堆空青。

舞伏非一势,龙象各殊形。

玲珑复突兀,巧匠袖手停。

或言怀襄时,漱击成晶荧。

或言女娲遗,奇质故亭亭。

二者皆荒诞,天风忽寥冷。

山本号龙洞,龙去已沉冥。

直疑鳞甲蜕,错落几千龄。

至今满苔绿,风雨闻龙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