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凤去台空事尚存,晨钟暮鼓换垆薰。

鱼龙吞吐四海水,鸾鹤歌啸三天云。

花觉月寒春又老,沙知潮落夜将分。

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虚一声闻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凤凰已飞走,遗迹犹在,晨钟暮鼓声中更换着熏香。
海底的鱼龙吞吐着海水,天上的鸾鹤在云中鸣叫。
花儿感到月色寒冷,春天又即将逝去,沙滩知道潮水落下,夜晚将近。
紫色祥云中的真仙已经远去,留下的是那缥缈的步虚声,还能听到吗?

注释

凤:凤凰。
去:离开。
台:楼台。
尚:仍然。
存:存在。
晨钟:早晨的钟声。
暮鼓:傍晚的鼓声。
换:更换。
垆薰:炉火上的熏香。
鱼龙:神话中的生物,象征神秘力量。
吞吐:吞吐海水。
四海:广阔的海洋。
鸾鹤: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
歌啸:歌唱或啸叫。
三天云:天空中的云彩。
花觉:花儿感觉到。
月寒:月光寒冷。
春又老:春天快要结束。
沙知:沙滩知道。
潮落:潮汐退去。
夜将分:夜晚即将过去。
紫霞真人:紫色祥云中的仙人。
杳:渺茫,不知去向。
步虚:道教修炼者踏空而行的声音。
闻不闻:能听到还是听不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意境。开篇“凤去台空事尚存”表明凤凰不再,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只留下空荡荡的台阶和一些遗迹。"晨钟暮鼓换垆薰"则是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景象,表现出时光流转、世事沧桑。

接着“鱼龙吞吐四海水”、“鸾鹤歌啸三天云”两句,通过神话中的生物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和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花觉月寒春又老"表达了时间流逝、春光易逝的情怀,而“沙知潮落夜将分”则是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时光匆匆、生命有限的感慨。

最后,“紫霞真人去路杳”、“步虚一声闻不闻”两句中,“紫霞真人”指的是仙人或道士,"去路杳"表达了一种遥远不可企及的境界。"步虚一声闻不闻"则是表现出对那超脱凡尘、踏入虚无之境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永恒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横。

梅花不明是雪明,冻折老梢飘碎琼。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篱和雨粘珠糁。

梅花不淡是烟淡,烟锁江村烟惨惨。

梅花不枯是霜枯,霜后不俗霜前粗。

梅花不瘦是月瘦,月下徘徊孤影峭。

梅花不寒是风寒,落英飞上玉阑干。

梅花不湿是露湿,冷蕊含羞晓呜唈。

雪明偏见梅花魂,笔下六花堆烂银。

水清偏见梅花骨,笔下一溪寒浸月。

烟淡偏见梅花情,笔下一片黄昏晴。

雨晴偏见梅花貌,笔下娉婷向人笑。

月瘦偏见梅花真,笔下蟾蜍弄早春。

霜枯偏见梅花操,笔下飞霜送春耗。

露湿偏见梅花奇,笔下冷蕊垂百琲。

风寒偏见梅花意,笔下萧骚夺云气。

有人身心似梅花,写出清浅与横斜。

补之若见亦惊嗟,机杼迥然别一家。

繁处不繁简处简,雪迷晓色月迷晚。

更得一些香气浮,阳春总在君笔头。

形式: 古风

双鹊

苍然东阿松,上有乌鹊枝。

双双噪西风,而背夕阳归。

双飞复双止,长与苍松期。饥啄鼎?巅,渴饮闽水湄。

莫苦飞太远,咫尺成相思。

形式: 古风

天开画楼图

层檐叠巘入苍冥,千山万山相送迎。

晴云一抹收未了,溪尾更濯馀霞明。

化工朝暮费点染,丹青变态随深浅。

凭栏展空千里眼,却愁此轴难舒卷。

形式: 古风

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