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
号山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蛮歌犯星起,空觉在天边。
这是一首充满意象和情感的诗歌,其语言简洁而深邃,描绘了一种静谧与孤寂交织的夜晚场景。开篇“白夜月休弦”,月光如水,静默中似乎有琴弦在轻轻颤动,给人以梦幻之感;“灯花半委眠”则描绘了油灯下的花朵随着烟雾摇曳,仿佛沉睡,营造出一种安详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氛围。
接着,“号山无定鹿”,在深邃的夜色中,一声声鹿鸣穿透山谷,似乎是在探寻某种不确定的方向或目标;“落树有惊蝉”则捕捉了树叶间惊飞的蝉虫声音,增加了一份秋夜的萧瑟感。
诗人随后转向往事,“暂忆江东鲙”,似乎在回忆起某个地方的鱼,或许是某段往事中的美好;“兼怀雪下船”则将思绪扩展到冰雪覆盖之下的舟船,这里可能蕴含着对远方或某种自由状态的向往。
最后,“蛮歌犯星起”,夜晚的蛮族歌声似乎触碰到了星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空觉在天边”则让人感受到,在这无尽的夜空中,有着难以名状的情愫,飘渺而又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城郭悲笳暮,村墟过翼稀。
甲兵年数久,赋敛夜深归。
暗树依岩落,明河绕塞微。
斗斜人更望,月细鹊休飞。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
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
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城暗更筹急,楼高雨雪微。
稍通绡幕霁,远带玉绳稀。
门鹊晨光起,墙乌宿处飞。
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