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庵

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

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

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

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

屠酤难与语,馀子安足数。

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

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

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

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

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山不问世事,整日只有我独自照拂。
修长的竹子在寒冬中保持姿态,不沾染丝毫尘埃。
打开窗户,寄托几根屋檐,只因这两样原因。
出门想要寻求更多,却如同摸索未知的道路。
屠夫和酒馆的人难以交谈,其他人又何足挂齿。
难道我没有王侯的出身,只是期待能有一次机会被赏识。
我自知懒散,本非演艺之人。
历来权势之交不可靠,今日相交明日可能就变卦。
不如隐居简陋之地,静静聆听古人的教诲。
任他们不理解我,姑且吟诵《梁甫吟》以抒怀。

注释

世情:世俗之情,指世事变迁。
独我顾:只有我独自照拂。
修竹:高雅的竹子。
纤尘:微小的尘埃。
良以:正因为。
擿埴:摸索未知的道路,比喻探索。
摇尾觊一遇:像狗摇尾巴一样期待被赏识。
俳优具:演艺人员,此处指迎合他人的人。
势利交:以利益为目的的交往。
环堵:简陋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情感交融,以山为伴,享受着孤独的美好。"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竹子在严冬依然保持其清净无污的本性。

"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可能暗示诗人通过修筑自己的小庙(抱膝庵),寻求一种精神上的避世之所。"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但又感到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攀登。

接下来的几句"屠酤难与语,馀子安足数。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适应和疏离,他宁愿选择一种简单、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

"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态变幻的洞察,以及他个人的性情和选择,他认为自己天生不适合世俗的尔虞纷争。

最后几句"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向往,以及他在宁静中对话古人的情怀。他通过吟咏古典诗词,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生命的智慧,是一篇充满了隐逸之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泊雷公步涉豫章境江流淼漫烟村夹岸景色横出顾挹不暇舟中偶获古风一首

我昔阅画图,酷暑江天景。

是行不作难,巨舰寄萍梗。

柁楼一放目,合付诗管领。

烟雨山出没,浦溆林逾静。

水行三四家,蓑篷事畦町。

闲牛负乌鹊,散牧无人境。

淼淼万顷波,撇掠小渔艇。

南风吹霁月,碧玉兼天净。

清绝乃如许,独恨句非警。

强作捧心颦,语出辄肯綮。

共载多骚人,解颐埒匡鼎。

模写入新诗,敢惮再三请。

形式: 古风

勉诸子

孔子昔当厄,良以桓魋故。

韩信伏胯下,将坛起徒步。

圣贤昔未遇,未免失常度。

固知天地宽,出门多龃龉。

贫贱势易陵,动息要衡虑。

绨袍恋故人,进食哀漂母。

小人不及夕,焉知鸿鹄举。

桃花倚春风,零落随夜雨。

流萤曳残光,未省羲和驭。

君子并松柏,挺干傲寒暑。

昭然揭日星,进与众瞻睹。

群儿勤修读,文行师邃古。

莫学小儿辈,啾啾燕雀语。

颜渊犯不校,万世共尊许。

孟子善养气,策功不下禹。

潢潦无根源,勿用遽歆慕。

吾言可书绅,审思宜在汝。

形式: 古风

复次韵二首(其二)

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

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

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

感此岁寒枝,悠然成独酌。

形式: 古风

复次韵二首(其一)

首出万物表,翠芳谁与角。

正色淡无邪,天香清不薄。

旧时对花饮,宁恨霜月落。

老作花下僧,瀹茗当杯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