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一)

唇上必并班豹剥,舌头当的帝都丁。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翻译

嘴唇上的纹路深如豹皮斑驳,舌头的动作犹如京都的铜钟声
自古以来,高尚贤德之人尚且难以识别,匆忙平凡之辈怎可能明白

注释

班豹剥:形容嘴唇上的纹路深且复杂,像豹子皮的斑点。
帝都丁:比喻舌头的动作有力,如同京都(古代中国的象征)铜钟的响亮声音。
上贤:指高尚而有贤德的人。
造次凡流:匆忙平凡的人,指普通大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玿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三十一首。诗中以唇舌为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人才识别的深刻见解。"唇上必并班豹剥",意指优秀人才如同豹纹般独特且珍贵,需要仔细辨识;"舌头当的帝都丁",则比喻舌头如京城工匠般精巧,暗示言辞犀利、见解独到。诗人进一步强调,自古以来,即使是高尚贤能之人也可能被忽视,而平凡之辈更难以被真正理解。整体来看,此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识别人才和评价标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40)

释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

塞北千人帐,江南万斛船。

菩提窝里坐,总谓是虚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七)

劫火光中共唱酬,随波逐浪谩悠悠。

剖尽衷肠人不会,草鞋拈取盖龟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

此儿活计口皮边,点著风驰与电旋。

谩说镇州萝卜大,何曾亲见老南泉。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六)

大雄山下老狐精,千古丛林恼杀人。

若遇金毛师子子,看伊无处著浑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