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名程资政琳

龙门长恨晚方登,便以忘年接后生。

谈剧每容陪玉麈,饮豪常忆困金觥。

冰开御水春应绿,云破淮天月自明。

醉倒离筵听别曲,醒来犹尚记馀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遗憾未能早些登上龙门,却与年轻人结为忘年之交。
常常参与高雅的交谈,陪伴着玉麈(珍贵的麈尾拂尘),回忆起豪饮时的金觥(古代酒杯)。
御水解冻,春天的气息应该让湖水变绿了,淮天的云层破开,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在离别的宴席上喝得大醉,听着离别曲入睡,醒来还能记得那些余音缭绕的旋律。

注释

龙门:古代传说中的龙门,象征地位或学问的高峰。
忘年:指不计年龄差异的友情。
玉麈:珍贵的麈尾拂尘,常用于文人雅士间的交谈。
金觥:古代贵重的酒杯,象征豪饮。
御水:帝王所用的水,此处可能指宫廷池塘。
淮天:淮河之上的天空。
离筵:离别宴会。
别曲:离别时唱的歌曲。
馀声:残留的歌声,意指难忘的旋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寄大名程资政琳》,表达了诗人与程琳资政交往的深厚友谊以及宴饮中的畅谈豪情。首句“龙门长恨晚方登”暗示了诗人对与程琳相识时间较晚的遗憾,但相见后却如故交重逢,忘记了年龄的差距。接下来的“谈剧每容陪玉麈,饮豪常忆困金觥”描绘了他们热烈交谈和豪饮的场景,显示出两人志同道合,酒酣耳热的欢乐气氛。

“冰开御水春应绿,云破淮天月自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友情的清澈和光明,寓意他们的友谊如同春天的御河水解冻,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淮天,象征着深厚的友谊不受时空限制,永恒如春。

最后,“醉倒离筵听别曲,醒来犹尚记馀声”写诗人醉酒后在离别宴会上聆听音乐,即使酒醒后仍能回味那动人的旋律,表达了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饮酒交谈为载体,展现了诗人与程琳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回味。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寄子春发运待制

广陵花月尝同醉,睢苑风霜暂破颜。

但喜交情久弥重,休嗟人事老多艰。

壮心未忍悲华发,强饮犹能倒玉山。

留滞江湖应不久,多为春酒待君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刘昉秀才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

茂林脩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

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

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西京张法曹

幕府三年客,群居几日亲。

初分阙口路,犹见洛阳人。

垄麦晴将秀,田花晚自春。

向家行渐近,岂复倦征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张至秘校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钩。

柳绵飞后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