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其六)奉俎用《丰安》

维牺维牲,以炰以烹。植其鼗鼓,洁彼铏羹。

孔硕兹俎,于穆厥声。肃雍显相,福禄来成。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诗人对太庙祭祀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精细。开篇“维牺维牲,以炰以烹”描述了祭肉的准备过程,其中“维牺”指的是古代用于祭祀的动物,“以炰以烹”则是对这类祭品进行烹调的方式。在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祭祀仪式中每一个细节都给予极高关注和尊重。

紧接着“植其鼗鼓,洁彼铏羹”描绘了祭祀场合中的音乐与器物。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往往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与整齐的排列,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在这里,“植其鼗鼓”可能指的是设置乐器以备奏鸣,而“洁彼铏羹”则强调了祭祀用具的清洁与光鲜。

“孔硕兹俎,于穆厥声”中的“孔硕”一词表达了一种深邃、厚实之感,“于穆厥声”则让人联想到一种回响着庄严乐声的空间。这两句通过对祭台与声音的描写,再次强化了整个祭祀活动的隆重气氛。

最后,“肃雍显相,福禄来成”表达了一种对于神明降福的期待。诗人以“肃雍显相”的庄严态势呼应着祭祀的仪式,而“福禄来成”则是对未来吉祥与幸福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展现了古代中国祭祀文化中对于程序、细节和氛围的重视,以及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与神明沟通、表达敬畏之心的方式。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其一)迎神用《礼安》

肃肃清庙,奉祠来诣。格思之灵,如在之祭。

克谨威仪,载严容卫。降福孔皆,以克永世。

形式: 四言诗 押[霁]韵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其三)奠瓒用《瑞木》

木符启瑞,著象成文。于昭大号,协应明君。

灵命有属,鸿禧洞分。歌以升荐,休嘉洽闻。

形式: 四言诗 押[文]韵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其四)又用《驯象》

嘉彼驯象,来归帝乡。南州毓质,中区效祥。

仁格巨兽,德柔遐荒。有感斯应,神化无方。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其八)顺祖室用《大宁》

元钟九千,生于仲吕。崇台九层,起于累土。

赫日之升,明夷为主。孝孙作帝,式由祖武。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