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四)

风雨桃李华,佳人来何暮。

安齐果未安,寓卫岂所寓。

张侯室县磬,得酒美无度。

常忧腐肠死,须我嫁阿骛。

双鱼传尺素,何处迷春渚。

啼鸟劝不归,晓鞍逐行旅。

遥知登楼兴,信美非吾土。

形式: 古风

翻译

风雨中桃花李花盛开,美人何时能到来。
安定是否真的安定,寄居之地又在哪里。
张侯家中空荡荡,酒虽好却无度畅饮。
常常担忧肠胃腐败而死,只盼我能嫁给阿骛。
鱼儿传递着书信,何处迷失在春天的水边。
啼鸟劝说不要归去,清晨的马鞍追随行旅之人。
远远知道登上高楼的兴致,美景虽好却非我久留之地。

注释

风雨:形容天气恶劣。
桃李华:桃花和李花,象征美好时光。
佳人:美女。
安齐:指安定的地方。
寓卫:寄居之地。
磬:古代打击乐器,此处形容家境贫寒。
阿骛:女子的爱称或意中人。
尺素:古人写信用的长条白绢。
春渚:春天的水边。
晓鞍:清晨的马鞍,暗示出行。
登楼兴:登高远眺的心情。
信美:确实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中桃李花开的场景,佳人突然来访,显得时间已晚。诗人借此暗示了友人处境的不安和漂泊不定,如同寓居他乡。张侯家中虽贫寒,但借酒浇愁,却因担忧身体腐朽而渴望安定。诗人通过双鱼传递书信,表达对友人的关心,然而信件似乎迷失在春天的水边。鸟鸣声催促友人回家,清晨的马鞍已经准备好了,暗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

诗人想象友人登楼远眺,虽然景色优美,但他心中明白这不是自己的长久归宿。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漂泊的感慨,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情与哲理。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一)

温气冰底归,忽忽六过旬。

园林改柯叶,鸟声日日新。

耕稼百年外,四郊无短闉。

高丘试顾望,俯仰迹已陈。

信陵松郁郁,不见曩时人。

空怀负暄赏,莫望属车尘。

腹中书万卷,阽死沟壑滨。

投壶与射覆,一笑物皆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二)

种萱欲遣忧,丛薄空自绿。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谷。

谁能书窗下,草玄抱幽独。

白首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身当万户侯,鼓吹拥部曲。

解佩著犀渠,张弓插彫服。

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

形式: 古风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三)

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

持饥望路人,谁能颜色温。

笑忆枯鱼说,诙谐老漆园。

湘累不得禄,哀怨写荃荪。

千年涧谷松,惭愧雨露恩。

思为万乘器,顾掩斧凿痕。

形式: 古风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其五)

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后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空馀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