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

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

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荆台之上表演着绝妙的舞蹈,舞者身上的云雨图案半遮半掩在罗衣上。
舞者的腰肢轻盈得仿佛要折断,提起的衣袖仿佛要乘风飞翔。
轻雾中红色的踯躅花显得娇艳,紫色的蔷薇在风中更显妖娆。
她尽力展示新的舞姿,但在人间能学到这种技艺的弟子已经很少了。

注释

荆台:古代楚国的高台,这里指舞台。
罗衣:华丽的丝织衣物。
袅袅:形容女子舞姿轻盈。
褰褰:提起、撩起。
踯躅:植物名,又名杜鹃花,这里形容花色鲜艳。
蔷薇:一种蔓藤植物,有多种颜色,这里泛指美丽的花朵。
强许:尽力展现。
新态:新颖的舞姿或姿态。
弟子稀:学艺者少,暗示这种技艺的传承不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舞蹈表演的生动景象,通过对舞者姿态、服饰、气质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舞蹈之美妙与高雅。开篇“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即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飘逸的舞台氛围,“荆台”可能指的是一个古代的舞台或是某种特定的舞姿名称,而“云雨半罗衣”则形象地描绘出舞者穿着轻薄如云、半遮半露的罗纱服饰,给人以飘渺玄妙之感。

接着,“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更是通过对舞者的动态美进行描绘。“袅袅腰疑折”形容舞者腰肢柔软而有如柳枝般的摇曳,“褰褰袖欲飞”则让人联想到舞者随着音乐起舞,衣袖飘扬,如同鸟儿欲飞一般。

“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这一句中,“雾轻红踯躅”可能是形容舞者的脚步轻盈,或许也暗示了舞台上的烟雾效果,而“风艳紫蔷薇”则让人想象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舞者在微风中翩然起舞,如同紫色的蔷薇花在风中摇曳。

最后,“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表达了对这场舞蹈之美的赞叹与稀有。这里的“强许”可能是指某位权威的评论或评价,而“传新态”则是说这种舞蹈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人间弟子稀”则强调了这样的艺术造诣在人间难以寻觅,是一份宝贵的美学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鉴赏,更通过其独特的意象和语言,展现了一场古典舞蹈的魅力与艺术之美。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横吹曲辞.入关

都城连百二,雄险北回环。

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

秦皇曾虎视,汉祖亦龙颜。

何事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横吹曲辞.折杨柳

红粉青楼曙,垂杨仲月春。

怀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

舞带萦丝断,娇娥向叶嚬。

横吹凡几曲,独自最愁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题万道人禅房

何处凿禅壁,西南江上峰。

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

欲知情不动,床下虎留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上饶亭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风城外砧。

早霜红叶静,新雨碧潭深。

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