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欺著,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旁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花瓣尖端沾着干涸的血点,粉红的脸颊透露出早春的寒意。
它抵挡不住烟雨的轻轻欺凌,只能在亭台楼阁中被人怜爱欣赏。
柳树桃树歪斜欲落,等待黄莺和蝴蝶结伴成群。
京城街巷雨过天晴后,又多了一道风景,那就是卖花的人们展示的风情。

注释

蓓蕾:花朵未开放的状态。
血点乾:形容花瓣上的颜色鲜艳,仿佛有血点。
轻欺著:轻轻地欺负,指烟雨对花朵的轻微影响。
卖得风流:指卖花人展示的花的美丽和风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杏花》,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首句“蓓蕾枝梢血点乾”,以“血点”形容初绽的杏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朵含苞待放的娇嫩和生机。次句“粉红腮颊露春寒”,进一步描绘了杏花花瓣的色彩和春日微寒的氛围。

“不禁烟雨轻欺著”,写杏花在春雨中娇弱的姿态,暗示其虽美却易受伤害。然而,“只好亭台爱惜看”,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的怜爱与欣赏,只能在亭台间静静观赏,不敢轻易打扰。

“隈柳旁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通过描绘柳树、桃花和围绕花丛的莺蝶,营造出热闹而富有生机的春日画面,杏花仿佛在等待着与这些自然伙伴共舞。

最后一句“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将视角转向城市,描述雨过天晴后,杏花的美丽被京城的人们所发现,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风景,增添了风雅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杏花的娇艳与春日的风情,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之情。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村居书事兼简陈贤良

抱关随俗本无能,却掩深居避爱憎。

两岸解惊秋钓石,风窗花落夜棋灯。

穿云寄药多山叟,刻竹留诗半野僧。

吟阁晚凉堪共望,远峰苍翠势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汴岸晓行

驴仆剑装轻,寻河早早行。

孤烟开道店,平野喝农耕。

老木回堤暗,初阳出浪明。

羁游事无尽,尘土拂吾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天竺慈云大师

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史宫赞

门对远岑青,常时亦懒扃。

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

蜀庄何足问,惟解事沉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