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五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相度时。

合放手时须放手,得开眉处且开眉。

狂情多见好人喜,僻性少为他物移。

只恨一般言不到,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不是因为热爱写诗,写诗只是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遇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尽情享受。
他的狂放情感常常表现在对人的欣赏上,而他的独特性格很少会被其他事物改变。
他只是遗憾无法用言语充分表达,再次强调欧阳修并不是仅仅因为热爱写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吟诗:作诗、写诗。
相度:衡量、考虑。
合:应当、合适。
放手:放弃、放手做。
开眉:展眉、开心。
狂情:豪放的情感。
好人:值得欣赏的人。
僻性:特立独行的性格。
他物:其他事物。
恨:遗憾。
言:言语、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五十八首,邵雍以诗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诗歌而写诗,而是诗歌是他理解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接下来的两句“诗是尧夫相度时”强调诗是他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后的产物,反映了他对事物的深度洞察。

“合放手时须放手,得开眉处且开眉”这两句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执着,享受生活中的快乐。"狂情多见好人喜,僻性少为他物移"则表达了诗人个性独立,不易受外界影响,更倾向于与善良之人交往。

最后,诗人以“只恨一般言不到,尧夫非是爱吟诗”作结,再次强调他的诗歌并非单纯追求形式,而是希望通过诗传达出更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展现了邵雍独特的诗风和个人修养。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四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

不用虚名矜智数,且无闲气挠心脾。

酒佳蓦地泛一?,花好有时簪两枝。

更纵无人讶狂怪,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励时。

适道全由就师学,出尘须是禀天资。

好贤只恐知人晚,乐善惟忧见事迟。

多谢友朋常见教,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物时。

天地精英都已得,鬼神情状又能知。

陶真意向辞中见,借论言从意外移。

始信诗能通造化,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髣髴时。

写字吟诗为润色,通经达道是镃基。

经纶亦可为馀事,性命方能尽所为。

可谓一生男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