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励时。

适道全由就师学,出尘须是禀天资。

好贤只恐知人晚,乐善惟忧见事迟。

多谢友朋常见教,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尧夫并不是因为热爱写诗,写诗其实是尧夫自我激励的方式。
遵循正道完全依赖于向老师学习,要超脱尘世必须具备天赋资质。
他非常欣赏贤能之人,只是担心认识得太晚,对于行善之事,他忧虑的是行动得太迟。
他非常感谢朋友们常常教导他,尧夫并不是仅仅喜欢写诗而已。

注释

尧夫:指陈抟,北宋时期道教思想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适道:遵循正道。
就师学:向老师学习。
出尘:超脱尘世。
禀天资:具备天赋资质。
好贤:欣赏贤能之人。
知人晚:认识得太晚。
乐善:喜好行善。
见事迟:行动得太迟。
友朋:朋友。
常见教:常常教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其十六,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创作和个人修养的理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强调自己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诗歌作为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他通过写诗来追求真理,提升自我。

接下来的诗句“诗是尧夫自励时”进一步说明了诗对于诗人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他在追求道德之道时的一种表达和反思工具。诗人认为,要达到超脱尘世的境地,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更依赖于自身的天赋和品格。

“好贤只恐知人晚,乐善惟忧见事迟”表达了诗人对识别和欣赏贤能者的渴望,以及对及时行善、不拖延的重视。他担心认识贤人太晚,对于行善之事则忧虑行动不够迅速。

最后两句“多谢友朋常见教,尧夫非是爱吟诗”是对朋友常常给予教导的感谢,再次强调他的诗歌创作并非单纯爱好,而是与个人修行和提升紧密相连。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邵雍通过诗歌修炼内心,提升自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完善的追求。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五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物时。

天地精英都已得,鬼神情状又能知。

陶真意向辞中见,借论言从意外移。

始信诗能通造化,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髣髴时。

写字吟诗为润色,通经达道是镃基。

经纶亦可为馀事,性命方能尽所为。

可谓一生男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二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

这意著何言语道,此情惟用喜欢追。

仙家气象闲中见,真宰功夫静处知。

不必深山更深处,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三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有激时。

留在胸中防作恨,发于词上恐成疵。

芝兰见处须收采,金玉逢时莫弃遗。

到此尧夫常自贺,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