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永叔白兔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

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

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

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

高飙动槁叶,群窜迹如扫。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皓皓。

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

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形式: 古风

翻译

飞鹰在广袤的原野上翱翔,追逐着混乱的禽兽和衰败的草丛。
在苍茫的天空下,它轻易地捕获猎物,但自身的命运也无法掌控。
白兔虽老,我却不愿杀它,心中充满怜悯。
独自生存的兔子被长久囚禁,野性的本性开始受到压抑。
贵族人家用竹编的笼子驯养它,渐渐可以亲近。
然而谁知道,山林才是它真正的家,洞穴生活自在美好。
疾风吹过枯叶,群兽纷纷逃窜,仿佛被清扫一般。
不同寻常的生物无法隐藏,它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野外。
猎人们指着它嘲笑,它却因未能及时逃脱而懊悔。
何时能骑乘月宫的蟾蜍,手持神奇的捣药杵,自由自在。

注释

搏:搏击,追逐。
衰草:枯黄的草丛。
苍茫:广阔无垠,迷茫。
颠倒:形容混乱,无法控制。
白兔:象征无辜或柔弱。
长拘:长期被囚禁。
驯扰:驯服和安抚。
穴处:在洞穴中居住。
异质:与众不同的生物。
灵杵:神话中的捣药工具,象征神秘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狩猎活动的景象,通过飞鹰搏击平原、禽兽四散的情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诗人借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哀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狩猎活动中的人性化态度。

“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两句,写出了猎物在捕捉过程中的挣扎和本能的恐慌。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则是对狩猎技术和人工驯服野兽过程的一种描绘。

“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认同与赞美之情。接下来的“高飙动槁叶,群窜迹如扫”,则是对狩猎活动中大自然被扰乱的描写。

“异质不自藏,照野明皓皓”这两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再次突出了狩猎场景的宏大与生动。最后,“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表现了狩猎者对自己行为的无奈和后悔。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狩猎这一主题,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生命、人性等多层面的思考。诗中既有动态的描绘,也有静谧的情感抒发,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和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53)

苏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字:明允
  • 生卒年:1009年-1066年

相关古诗词

神女庙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眇与世疏。

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

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

江上浩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荆门惠泉

古郡带荒山,寒泉出西郭。

嘈嘈幽响远,衮衮清光活。

当年我少年,系马弄潺湲。

爱此泉旁鹭,高姿不可攀。

今逾二十载,我老泉依旧。

临流照衰颜,始觉老且瘦。

当时同游子,半作泉下尘。

流水去不返,游人岁岁新。

形式: 古风

送王吏部知徐州

东徐三齐之南邻,夫子岂是三齐人。

辞嚣乞静得此守,走兔入薮鱼投津。

徐州绝胜不须问,请问项籍何去秦。

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戏欲及晨。

霸王事业今已矣,但有太守朱两轮。

还乡据势与古并,岂有汉戟窥城闉。

论安较利乃公胜,行矣正及汴水匀。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任师中任清江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閒。

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