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方汉比周年,兴王合在宣。

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

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

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

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

皇情怅关旆,诏饯列郊筵。

路接禁园草,池分御井莲。

离声轸去角,居念断归蝉。

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

具僚诚寄望,奏凯秋风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历经多年方显汉室威仪,兴盛之王正当在此宣示
迅速听说降服敌虏行礼,又见出征的壮志诗篇
祈求上天成为万国楷模,英勇谋略流传世间
推行夏朝公正之政,临时住所开启战田
慎重询问盟约于胡苑,军队阵容渡过洛河两岸
皇帝心情惆怅于边关,下诏设宴为将士送行
道路连接皇宫草地,池塘分置御井莲花
离别之声触动心弦,居住处思念着归巢的蝉鸣
三次大捷并非偶然,七擒孟获确有其事
朝廷官员寄予厚望,期待秋风中凯旋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晋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出征将领张说的支持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争的情况以及君主对将领的信任与期望。

诗中的“方汉比周年”指的是边防战事的紧急和重要性,“兴王合在宣”则是说朝廷对于边疆的警觉和支持。接下来的几句“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表达了对将领军事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其能够迅速平定敌寇、继承先人功业的期待。

在下一段中,“算车申夏政”可能是指张说精通兵法和治国之策,“茇舍启戎田”则显示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这一部分描绘了边疆的战争场面以及将领们的英勇表现。

接着,“皇情怅关旆,诏饯列郊筵。”表达了君主对张说出征的不舍和对其安全的关心。诗中的“路接禁园草,池分御井莲。”则是对张说的离别之情的抒发。

最后,“离声轸去角,居念断归蝉。”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思念。“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具僚诚寄望,奏凯秋风前。”则是对张说连续取得胜利的赞颂,以及期待他能够再次凯旋的美好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将领出征的情形和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当时边疆战争的紧迫气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赞誉。

收录诗词(3)

苏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数岁能属文,作《八卦论》。吏部侍郎房颖叔、秘书少监王绍,见而叹曰:“后来之王粲也。”应进士,又举大礼科,皆上第。先天中,崇文馆学士。明皇监国,每有制命,皆晋及贾曾稿定。数进谠言,以父珦年老,乞解职归侍。开元十四年,为吏部侍郎。知选事,多赏拔。终太子左庶子。诗二首。李适之与贺知章、李琎、崔宗之、、李白、张旭、焦遂,共尊为“饮中八仙”

  • 籍贯:累迁中书舍
  • 生卒年:676—734

相关古诗词

过贾六

主人病且闲,客来情弥适。

一酌复一笑,不知日将夕。

昨来属欢游,于今尽成昔。

努力持所趣,空名定何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变律(其一)

日月东西行,寒暑冬夏易。

阴阳无停机,造化渺莫测。

开目为晨光,闭目为夜色。

一开复一闭,明晦无休息。

居然六合外,旷哉天地德。

天地且不言,世人浪喧喧。

形式: 古风

变律(其二)

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

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

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

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

形式: 古风

变律(其三)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