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道士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

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

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每日梳理头发千回,节食面容消瘦。
养育幼鸟成为大鹤,种下的种子长成高大的松树。
整夜用白石烧煮,寒泉日夜捣米不停。
从未离开过隐居之地,怎会遇到世间的众人。

注释

头发:指代日常修行或生活简朴。
休粮:节食,不常进食。
瘦容:形容面容清瘦。
雏:幼鸟。
大鹤:比喻高洁之士。
种子:象征希望或未来。
高松:寓意坚韧不屈。
白石:可能指代坚硬的石头用于烹饪。
通宵:整夜。
煮:烹煮。
寒泉:冰冷的泉水。
尽日:整天。
舂:捣米。
隐处:隐居的地方。
世人:世间的人们。
逢:相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深山中的隐居生活。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表明他年岁已高,生活简朴。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则是比喻,他像是在培育精神上的羽翼和根基,让自己的内在力量日渐增强。

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是对道士日常生活的写照。白石可能用来熬药或煮食物,表现出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而寒泉尽日舂,则可能是指他使用山中清泉,不断地磨砺着心性。

不曾离隐处,哪得世人逢。这两句表明道士长期居住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他的隐居生活使他很少有机会与外界交流。这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道士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以及对精神修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马戴居华山因寄

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

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

秋蟾才过雨,石上古松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元日女道士受箓

元日更新夜,斋身称净衣。

数星连斗出,万里断云飞。

霜下磬声在,月高坛影微。

立听师语了,左肘系符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内道场僧弘绍

麟德燃香请,长安春几回。

夜闲同像寂,昼定为吾开。

讲罢松根老,经浮海水来。

六年双足履,只步院中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升道精舍南台对月寄姚合

月向南台见,秋霖洗涤馀。

出逢危叶落,静看众峰疏。

冷露常时有,禅窗此夜虚。

相思聊怅望,润气遍衣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