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云贵戚玉麟儿,曾逐銮车入紫闱。
王母窗前窥面日,太真膝上画眉时。
沧溟水阔龙何在,华表秋深鹤未归。
三尺焦桐千古意,黄金谁与铸钟期。
这首诗是一幅描绘古代才子佳人的画面,融合了仙境与现实生活的意象。开篇“青云贵戚玉麟儿,曾逐銮车入紫闱”两句,以神话中的玉麒麟比喻主人公,表达其非凡的身份和地位,曾经乘坐皇家的銮车进入宫禁之内,显示出主人公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接着“王母窗前窥面日,太真膝上画眉时”两句,则是描绘主人公在仙境中的生活。王母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玉皇大帝或西王母,窥面日则是在窗前观察日出;而“太真膝上画眉时”则是借用唐代女诗人李白之妻——太真颜回的典故,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闲适无忧的生活。
“沧溟水阔龙何在,华表秋深鹤未归”两句,则从仙境转向现实,通过对古代传说中龙的追问和对鹤归巢的等待,表现了诗人对于主人公目前处境的关切。沧溟水阔,形容水面辽阔;华表秋深,则是时间已经进入深秋。
最后,“三尺焦桐千古意,黄金谁与铸钟期”两句,以“三尺焦桐”比喻主人公的琴艺或才情,千古意则是在传达这种艺术追求和精神寄托将跨越千古;而“黄金谁与铸钟期”则是在问谁能与之共铸时光的钟声,表达了诗人对友谊或理想伴侣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仙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才华、地位以及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良辰美景和理想伙伴的向往。
不详
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
况值新秋节,重经旧钓矶。
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
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万修程孰可肩。
五马幸归乡国路,百城初认钓鱼船。
馀霞绮阁方池上,宿霭人家叠嶂前。
多感圣君垂异宠,力思报效向衰年。
为儒还解著征衣,远戍沙连白草齐。
雁阵不冲羌笛怨,狼烟微认塞云低。
荞花露湿堆空堑,蓼水泓澄截古堤。
渐近界河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