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武陵嘉致迹多幽,每见图经恨白头。
溪浪碧通何处去,桃花红过郡前流。
常闻相幕鸳鸿兴,日向神仙洞府游。
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徵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古迹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开篇两句“武陵嘉致迹多幽,每见图经恨白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深切感慨,每当看到这些记载,心中便涌起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伤。
接着,“溪浪碧通何处去,桃花红过郡前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武陵地区的自然风光。溪水清澈、碧绿,一直延伸到不知名的地方,而桃花则如火如荼,穿越城郭,在诗人眼中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常闻相幕鸳鸿兴,日向神仙洞府游”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传说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相幕(相传)中的鸳鸿(天鹅和鸿雁)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而“日向神仙洞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渴望。
最后两句,“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徵搜”,反映出诗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切。诗中提及的“凿井耕田”是农业劳作,代表着生计和生活的根基。而“如今天子正徵搜”则可能是在表达对于君王召集贤才的期待,或许也隐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
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
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秣陵长忆共吟游,儒释风骚道上流。
莲幕少年轻谢朓,雪山真子鄙汤休。
也应有作怀清苦,莫谓无心过白头。
欲附别来千万意,病身初起向残秋。
海门相别住荆门,六度秋光两鬓根。
万象倒心难盖口,一生无事可伤魂。
石头城外青山叠,北固窗前白浪翻。
尽是共游题版处,有谁惆怅拂苔痕。
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
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
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
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