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三)贺词

记前朝、鹤会又重来,攀翻第三桃。

看云华授策,麻姑擘脯,嬴女吹箫。

寻思曲江旧事,宫锦胜龙标。

奏罢清华梦,独立春宵。

不数相州锦样,是调羹御手,重解金貂。

但今年此日,疏了醉葡萄。

闻老仙、衣冠皓伟,又丁宁、天语著儿招。

都人望,回班赐第,赤舄飞朝。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怀念着往昔,白鹤再次聚会,来到第三棵桃树下。
看着云中的华丽景象,麻姑分发食物,赢女吹奏箫声。
回想曲江的旧时往事,宫廷的锦缎比龙纹还要精美。
演奏完毕梦境,独自站在春天的夜晚。
不需列举相州的华丽,这是御厨的手艺,重新解开金貂的官服。
只是今年今日,少了醉人的葡萄宴。
听说老神仙衣冠洁白,又叮嘱传达天上的言语,召唤我。
京城的人们期待,他归来后被赐予宅第,穿着红鞋上朝。

注释

前朝:过去的朝代。
鹤会:神话中仙鹤的聚会。
第三桃:指某个特定的桃树。
云华:云中的华丽景象。
麻姑:古代传说中的仙女。
擘脯:分发肉食。
嬴女: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女性。
调羹御手:指皇帝亲自烹饪。
金貂:古代贵臣的服饰。
疏了:减少或稀疏。
醉葡萄:比喻宴会或美酒。
衣冠皓伟:形容衣着整洁,气质出众。
丁宁:叮嘱,告诫。
天语:天神或上天的旨意。
赐第:赏赐宅第。
赤舄:红色的官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仙境般的宴会,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记前朝、鹤会又重来"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上盛世宴席的怀念,而"攀翻第三桃"则是对神话中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第三桃通常象征着长生不老。

诗人通过"看云华授策,麻姑擘脯,嬴女吹箫"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仙界宴会图景。云华可能指的是仙境的云气,授策则是传说中仙人相互赠送法宝或秘籍的行为;麻姑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仙女,她在此处擘脯(切割肉类),显示了一种超脱凡尘的生活;嬴女吹箫,则是在描绘一幅仙乐奏鸣的情景,增添了宴会的诗意美感。

接下来的"寻思曲江旧事,宫锦胜龙标。奏罢清华梦,独立春宵"几句,是作者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曲江旧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美丽传说,而宫锦胜龙标则是一种装饰品,象征着皇家或仙界的富贵与威仪。奏罢清华梦,表达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和超凡脱俗之感;独立春宵,则是诗人在深夜独自沉思,对过往美好的回忆无法释怀。

"不数相州锦样,是调羹御手,重解金貂"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不再计较世间纷争,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处理世俗的事务。羹御手可能指的是皇家或仙界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物品;金貂则是一种贵重的装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最后两句"但今年此日,疏了醉葡萄。闻老仙、衣冠皓伟,又丁宁、天语著儿招"是对当前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于神仙生活的一种向往。疏了醉葡萄可能是指宴会上饮酒作乐的情景;而老仙、衣冠皓伟则是在描绘一位仙风道骨的高人,丁宁天语著儿招,则像是传说中仙人招摇的场景。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宴会生活的描述和对历史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其六)春雪奇丽,未能赋也,因古岩韵志喜

甚花间、儿女笑盈盈。人添雪狮成。

任踏青无路,凌波有地,步步光尘。

招得梅妃魂也,好似去年春。

柳亦何曾絮,都是云英。

休道东皇诞漫,到茶烟歇后,谁浊谁清。

赖谢娘好语,端胜解围兵。

看昨朝、天公雨粟,定大家、快活社翁平。

春晴好,溶溶雨尽,听卖花声。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其二)和邓中甫中秋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

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

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

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

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

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卜算子.寿郡守

早已是三年,父老依依借。

愿与天公借几年,保我鸡豚社。

□□□□□,□□□□□。

□□□□□□□,□□□□□。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元宵

不是重看灯,重见河边女。

长是蛾儿作队行,路转风吹去。

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

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