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城灯火已萧然,扫巷游人更雪天。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
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
这首宋代家铉翁的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任卿在不同年份元宵节的场景对比。首句“山城灯火已萧然”展现了去年山城元宵之夜的冷清,而“扫巷游人更雪天”则增添了冬日雪景的寂寥。诗人对去年热闹的回忆与今年小雪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厌倦,转而期待飘落的柳絮预示丰收,流露出对生活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观察入微。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通过戏蝶和舞者的形象,描绘了去年狂欢的欢乐气氛,而今年则是“独坐无聊”,只有雪花陪伴。
最后两句“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展望未来,诗人想象自己在洁白如玉的琼树下,只有微月相伴,虽然寂寞,但仍不失雅致,暗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怀念。
不详
五年瀛下寄閒身,耐久交朋喜有君。
竟日坐谈唯在道,有时游戏亦论文。
高风每欲追鹏运,雅志那能混鹜群。
留得浩然英气在,便将生死付朝曛。
先天妙义说来多,圣处工夫几切磋。
一点英灵长不昧,平生学力定难磨。
暮春风景堪闻瑟,尘世纷华付掷梭。
闻道南行缘底事,要从濂洛溉馀波。
当年初赋柏舟诗,正是中原板荡时。
手挟雏孤历关险,身边雁影到天涯。
五迁才定霜侵鬓,百岁何曾笑展眉。
为报儿孙须努力,墓前他日要丰碑。
高阳今日是重阳,与客凭高送一觞。
白首相逢俱老大,黄花随地看芬芳。
故园三径都荒了,目断晴空归路渺。
人生暮景更天涯,眼中愁绪知多少。
寒风萧萧吹我衣,酒阑莫遣帽檐攲。
我歌老圃秋容句,君诵渊明归去辞。
我歌君和日欲夕,我醉君扶君须力。
明年此会还相忆,江东暮云千里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