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氏敬聚堂(其三)

和平遇物斯为美,恻怛存心即是仁。

休怪艺翁太淳质,由来忍字本诸经。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遇到和平的事物就觉得它美好,心中充满怜悯就是仁爱。
不要责怪我这个艺术老人过于淳朴,忍耐的精神自古就源于经典经书。

注释

和平:没有冲突或战争的状态。
斯:就。
美:美好的。
恻怛:悲悯、同情之心。
存心:内心怀着。
仁:仁爱,善良。
休怪:不要怪罪。
艺翁:对艺术有深厚造诣的老人。
太淳质:过于朴实无华。
忍字:忍耐的精神。
本诸经:源自古代的经典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所作的《题李氏敬聚堂(其三)》中的一句。诗人强调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中,欣赏万物的美好,以及内心充满怜悯和同情,这便是仁爱的表现。他以"艺翁"自比,表示不需责怪自己过于淳朴质实,因为忍耐和仁慈的品质源自于古老的经书教诲。整体上,这句诗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倡导内心的平和与仁爱。

收录诗词(109)

家铉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氏敬聚堂(其七)

一矜字十年除得,一信字五年乃成。

我赠君家一敬字,须知受用在平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陈子新所藏云山小景渔矶二士

道人胸次绝尘滓,能得工夫无尽意。

醉中引兴春山青,醒来弄翰秋风起。

晦明变幻在毫端,倏忽烟波几千里。

少年我尝识其人,不见于今垂五纪。

此图似是夫君笔,馀子纷纷溟涬耳。

黄沙苍茫雪苑冬,旅窗展玩万虑空。

恍如身在苕源东,摄衣步上云山最高峰。

二客追随不能及,相与指点平沙明月中。

形式: 古风

题梅竹图

余家乎岷之下兮,有梅萧萧,有竹森森。

今洎乎瀛之野兮,秋草萋萋,黄沙冥冥。

有怀彼美兮在天一垠,梦不可即兮聊因其似而记其真。

真兮似兮,岂墨君笔史之可寻。

皓兮苍兮,吾独想其岁寒之心。

形式: 古风

题雪花达摩布衣偈

拈花公案且莫道,西来正被拈花恼。

一花开后几花开,微笑不禁成绝倒。

归去来,人未老,掉下从前旧草鞋。

衲被蒙头面壁坐,提起不直一落索。

放下大地无处著,从来被他碍手脚。

为君索火当街烧,布袋依前是弥勒。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