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才庭际蔷薇

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绝比伦。

露压盘条方到地,风吹艳色欲烧春。

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

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绣品难以相似画作难以逼真,艳丽绚烂之美无与伦比。
露水压枝条弯垂接近地面,春风拂过鲜艳似火欲燃春意。
晚霞余晖映照墙壁西侧,浓郁芳香飘散进入四方邻舍。
待到他日荣归故里时,庭院之花也应逊色于这身华丽新衣。

注释

绣难:刺绣难以做到。
相似:相像。
画难真:画得难以达到真实效果。
明媚:明亮美丽。
鲜妍:鲜艳美好。
绝比伦:无人能比。
露压:露水的重压。
盘条:盘曲的枝条。
方到地:才垂到地面。
风吹:春风吹拂。
艳色:鲜艳的颜色。
烧春:如同燃烧春天般绚丽。
断霞:断续的晚霞。
转影:投射的光影变换。
侵西壁:映照在西边的墙壁上。
浓麝:浓郁的香气。
分香:散发的香味。
入四邻:弥漫到四周的邻居。
看取:预见、想象。
后时:将来的时候。
归故里:回到故乡。
庭花:庭院中的花。
应让:应该逊色于。
锦衣新:穿着崭新华服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庭园景象,通过对比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的勃发。诗人以巧妙的笔触捕捉了蔷薇花在春风中的姿态,以及它们散发的香气和颜色。

“绣难相似画难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花朵之美的赞叹,它们甚至超过了织物上的精致图案和绘画中的生动描绘。接着,“明媚鲜妍绝比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丽无与伦比。

“露压盘条方到地,风吹艳色欲烧春”则是对花瓣上晶莹露珠和风中摇曳的生动描写,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夏季热情。

诗人还细致地刻画了“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这里,晚霞映照在墙上,而花香则飘散至周围的每个角落。

最后,“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景象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回忆此刻的期待。同时,这里的“庭花”也暗示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而“锦衣新”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一切都能像这些蔷薇花一样新鲜和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命力与美丽的结合,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刻的情感。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江州送李侍御归东洛

独乘骢马去,不并旅人还。

中外名卿贵,田园高步闲。

暮春经楚县,新月上淮山。

道路空瞻望,轩车不敢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

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

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

巢鸟夜惊离岛树,啼猿昼怯下岩藤。

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观项信水墨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申州作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