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身穿一件羔皮裘,素丝合缝真考究。退朝公餐享佳肴,逍遥踱步慢悠悠。
身穿一件羔皮袄,素丝密缝做工巧。逍遥踱步慢悠悠,公餐饱腹已退朝。
身穿一件羔皮袍,素丝纳缝质量高。逍遥踱步慢悠悠,退朝公餐享佳肴。

注释

五紽:指缝制细密。
五,通“午”,岐出、交错的意思;紽,丝结、丝钮,毛传释为数(cù促),即细密。
食: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
委蛇:音义并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革:裘里。
緎:缝也。
缝:皮裘;一说缝合之处。
总:纽结。
一说毛诗传释为“数”,与紽同。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本段诗文简洁优美,通过对羔羊皮、革、缝的描述,以及素丝五紽、緎、总的装饰,展现了古人对于质朴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委蛇委蛇"四字生动地描绘出羔羊温顺的形象,而"退食自公"则表现了古人对于简单生活方式的赞颂。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物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是先秦时期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缩影。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形式: 四言诗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形式: 四言诗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形式: 四言诗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形式: 四言诗